诗词大全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相无相分第九》

离欲心无苦,药病皆拈却。
眼耳有观音,岂用安手脚。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相无相分第九》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离欲心无苦,
药病皆拈却。
眼耳有观音,
岂用安手脚。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开欲望的心境是无苦的,摆脱了药物和疾病的困扰。在这种心境中,我们能够感知到观音菩萨的存在,而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手脚举动。

赏析: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相无相分第九》是一首禅宗诗词,表达了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心境和体悟。诗中的“离欲心无苦”指的是离开欲望的束缚,将心境放空,从而达到无苦无痛的状态。作者通过修行摆脱了疾病和药物的束缚,体现了内心的自由与超越。

诗中的“眼耳有观音,岂用安手脚”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觉知和感悟。观音菩萨在佛教中代表慈悲和智慧,指引众生超越痛苦和烦恼。诗人通过观照内心,意味着超越了凡俗世界的束缚,不再依赖外在的行动和物质来追求心灵的宁静。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的境界,通过表达离欲和觉知的内涵,展示了释印肃对于禅宗修行的理解和体验。它教导人们要超越欲望的纷扰,通过觉知和内心的宁静来获得真正的解脱和智慧。

  • 《朝中措》

    金沙架上日璁珑。浓绿衬轻红。花下两行红袖,直疑春在壶中。如今尚觉,惜花爱酒,依旧情浓。无限少年心绪,从教醉倒东风。

  • 《昔昔盐》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 《糖多令/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塞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不在。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 《江南曲》

    江蒲芽白江水绿,江头花开自幽淑。人家晨炊欲熟时,旋去网鱼惟所欲。往来送租只用船,未省泥沙曾污足。有钱买酒醉邻畔,终日数口常在目。不学长安贵公卿,每念离心寄朱毂。朝游岩廊暮海岛,谴人未归身自到。

  • 《春晓》

    草阁临春浦,蓬扉惊曙鸦。水明残夜月,云傍隔溪花。

  • 《八月初一驾幸延喜楼看冠带降戎》

    城头旭日照阑干,城下降戎彩仗攒。九陌尘埃千骑合,万方臣妾一声欢。楼台乍仰中天易,衣服初回左衽难。清水莫教波浪浊,从今赤岭属长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