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刚随机无尽颂·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无所从来去,法身非住处。
弃满十方空,言说非本据。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刚随机无尽颂,第二十九章:威仪寂静。
无所从来去,法身非住处。
弃满十方空,言说非本据。

诗意:
这首诗以金刚随机无尽颂为题,探讨了威仪和寂静的主题。作者表达了无所从来去、法身非住处的意境,以及弃置十方空、言说非本据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佛教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为背景,通过探讨威仪和寂静的话题,揭示了一种超越凡俗世界、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诗中的“无所从来去”表达了无上的自由和超越时空的境界,法身不受外在环境的限制,超越了有形有相的存在。而“弃满十方空”则表达了摒弃繁杂的外界纷扰,追求内心的静谧与空灵。最后一句“言说非本据”则引发了对语言和言说的思考,认为言语无法真正描述和捕捉到真实的本质。

整首诗抛开了尘世的喧嚣,探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越,展现了佛教哲理的一面。通过对威仪和寂静的描绘,作者引导读者思考超越表象的真实存在,以及超越语言的沟通方式。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传递了对内心自由和超越的追求,给人以宁静和启迪。

  • 《题汉祖庙》

    项羽英雄犹不惧,可怜容得辟阳侯。

  • 《中都之嘉会门陈亦颜为堂日城南书院取韩文公》

    买宅犹难况买隣,一区判与九衢亲。那知万壑千岩性,不受高车驷马尘。

  • 《慎交》

    昏镜无好面,恶土无善禾。镜不但自昏,损人颜色多。地恶根不长,禾死其奈何。必欲识己真,擦镜除埃尘。必欲得善禾,易地勤耕耘。安得浪与儿,诵口而思身。

  • 《元日早朝》

    九陌朝臣满,三朝候鼓赊。远珂时接韵,攒炬偶成花。紫贝为高阙,黄龙建大牙。参差万戟合,左右八貂斜。羽扇纷朱槛,金炉隔翠华。微风传曙漏,晓日上春霞。环珮声重叠,蛮夷服等差。乐和天易感,山固寿无涯。渥泽千年圣,车书四海家。盛明多在位,谁得守蓬麻。

  • 《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

    子推山上歌龙罢,定国门前结驷来。始睹元昆锵玉至,旋闻季子佩刀回。晴花处处因风起,御柳条条向日开。自有长筵欢不极,还将彩服咏南陔。

  • 《次韵答樊山 其四》

    市廛余热恼,岩壑足清凉。水静鱼儿乐,风微桂子香。异邦人苦雨,故国雁啼霜。秋晚何多事?吟诗送客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