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刚随机无尽颂·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皆为七宝聚,布施心所住。
人天小果因,争得入佛位。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佛教思想为背景,描绘了修行者通过施舍和智慧的修持,可以获得福报和智慧的境界。

诗词中的"七宝聚"指的是佛教中的七宝,象征着珍贵的财富和宝藏。"布施心所住"表达了舍身布施的重要性,即将财富和爱心慷慨地分享给他人的行为。

"人天小果因,争得入佛位"指的是通过修行,人们可以积累善德和福报,从而获得成佛的机缘。这里的"人天小果"指的是人间和天上的小福报,而"入佛位"则指的是成佛的境界。整句意味着通过修行和善行,人们可以争取成佛的机会。

这首诗词传达了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了舍己为人和智慧修持的重要性。通过布施和修行,一个人可以获得福报和智慧,最终达到解脱和成佛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佛教思想,表达了释印肃对修行道路和人生境界的理解。它鼓励人们通过慈悲和善行,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以实现解脱和成佛的目标。

  • 《续和漕司高斋韵》

    坦情渠侬嫌我真,斗升谁给太仓陈。悠悠江汉飘零客,落落乾坤老病身。心历百艰弥感协,诗留知古越清新。高斋高处齐文焰,付与从今仰止人。

  • 《和佥事夹谷之寄韵》

    夫子说周易,肇开太极分。及乎作春秋,下逮西狩麟。混辟至决裂,坚冰致习驯。三皇何皞皞,五帝何纷纷。卓哉洙泗翁,道大孤无邻。于是作六经,以救万世人。孟氏辨义利,战国骇所闻。不肯为老聃,和光同其尘。人不识四端,岂知有君亲。孔孟作日月,然后夜向晨。天高与地下,中立

  • 《赠喻景山》

    去时恨轻分,归路喜忽值。如何七八月,两作别离味。方冲腊雪还,可待秋风至。读书我无诀,须君授奇秘。

  •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 《留别微之》

    干时久与本心违,悟道深知前事非。犹厌劳形辞郡印,那将趁伴著朝衣。五千言里教知足,三百篇中劝式微。少室云边伊水畔,比君校老合先归。

  • 《秋凉晚步》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政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