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几年竿,细察早颟顸。
一声无孔笛,寥寥天地宽。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金刚随机无尽颂·妙行无住分第四》
【中文译文】
知道已经多少年过去了,仔细观察,早已卑微残缺。一声无孔之笛,广袤无垠的天地宽广。
【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代释印肃所作,以禅宗的思想为基础,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虚幻和无常,同时也展示了禅宗的追求自由和超越世俗的精神。
诗词的开头提到“知是几年竿”,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思考。作者使用“竿”这个词,暗示时间的漫长和无法捉摸,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常常是模糊而不确切的。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作者使用了“细察早颟顸”来形容人生的状态,意味着人们对自身的观察和认识。这里的“早颟顸”表示人的存在已经变得卑微和残缺,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功利的过程中,可能会失去自我和忽视内在的价值。
接着,诗中出现了“一声无孔笛”,这是一个比喻,意味着禅宗的境界。无孔之笛表示音乐的自由和超越,象征着禅宗追求超越世俗束缚的精神。禅宗强调在寂静无为的境地中寻找真实和解脱。
最后一句“寥寥天地宽”表达了宇宙的广袤和无限,与禅宗的观念相呼应。宇宙的广阔包容了一切,象征着无边无际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寥寥几句勾勒出了禅宗的思想和人生的哲理。作者通过对时间、人生和宇宙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和追求。
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深邃且意味深长。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状态的描绘,诗词让人们思考存在的意义和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解脱。
整首诗词给人以静谧和超脱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禅宗的境界之中。它鼓励人们超越物质欲望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寻找生命的真谛。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展示了宋代禅宗的精神和哲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它引导读者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启迪人们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昔岁逢杨意,观光贵楚材。穴疑丹凤起,场似白驹来。一命沦骄饵,三缄慎祸胎。不言劳倚伏,忽此遘邅回。骢马刑章峻,苍鹰狱吏猜。绝缣非易辨,疑璧果难裁。揆画惭周道,端忧滞夏台。生涯一灭裂,岐路几裴徊。青陆春芳动,黄沙旅思催。圆扉长寂寂,疏网尚恢恢。入阱先摇尾,迷津
一春夜多雨,今宵初月明。窗间幽梦觉,起忆故园行。露下花微委,烟中鸟忽鸣。谁同赏清景,惆怅倚前楹。
谁赋阿房未霁虹,只夸复道峭凌空。那知海石驱来处,都在岩花晏坐中。鲸背远冲千嶂雨,鳌头高占一天风。漫郎更有中兴颂,倩把苍崖仔细砻。
子云家无儋石储,日有载酒过门闾。道丰泽衍今甫大,天理报施宁欺予。我惭投李得珍贶,俗眼快翫真璠玙。何当急走问奇字,报语姑以先勤渠。
相阀峥嵘南渡初,万事遗绪要人抚。从知物理终无否,棠笏于今属魏谟。
蕊嫩花房无限好,东风一样春工。百年欢笑酒樽同。笙吹雏凤语,裙染石榴红。且向五云深处住,锦衾绣幌从容。如何即是出樊笼。蓬莱人少到,云雨事难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