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持行不低,天龙守护伊。
中涂生告别,拔苦与耕犁。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金刚随机无尽颂·尊重正教分第十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能持行不低,
天龙守护伊。
中涂生告别,
拔苦与耕犁。
译文:
能坚持正道不屈服,
天龙守护伊人。
中涂生告别,
摆脱痛苦,投身田野劳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持守正道的信念和追求自由的决心。诗中的“能持行不低”意味着作者有着坚定的信仰和道德准则,不屈服于诱惑和挑战。他将自己比作天龙,象征着威严和正义,守护着伊人,象征着珍视和保护真理与善良。
接下来的两句“中涂生告别,拔苦与耕犁”,描绘了中涂生(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告别尘世的痛苦,投身于田野劳作中。这里的田野劳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农耕劳作,更是一种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追求。通过田野劳作,中涂生能够抛却尘世的烦恼和纷扰,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感。
整首诗词借用了佛教的意象和哲理,表达了对正义和自由的追求。作者通过诗词传达着对道德的坚守和追求内心平静以及远离世俗烦扰的渴望。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蕴含着普世的价值观,使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对人生意义和自由的思考。
相衮前年抚雍民,下车飞雪满咸秦。风行魏国才三日,雨作商岩恰半春。忠节此生存社稷,诚心是处感天人。二方岂合偏蒙润,四海思归旧花钧。
圣门妙处不容思,千古茫茫欲语谁?曦发庭中新沐後,舞雩沂上咏归时。研求岂足窥微指,博约何由遇硕师?小疾扫空身尚健,蓬窗更作数年期。
玉环梦断风流事,银烛歌成富贵词。东风一树玉胭脂,双燕子,曾见正开时。
休官彭泽居闲久。纵清苦、爱吾子能守。幸年来、所事消磨,只有苦吟甘酒。平生道在初心,富贵浮云何有。恐此身、未许投闲,又待看、凤
莺啭才间关,蝉鸣旋萧屑。如何两鬓毛,不作千枝雪。
一片花飞不等閒,对花空手亦何颜。醉乡别在乾坤外,诗社宁谷季孟间。妙句屡移青玉案,佳游仍隔小金山。只应江上烟霏笑,蛮府参军语自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