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潭容万像沉,识水悟心深。
堂裳空界月,痴猿彻夜寻。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金刚随机无尽颂·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译文:
潭容万像沉,
识水悟心深。
堂裳空界月,
痴猿彻夜寻。

诗意:
这首诗是由宋代释印肃所作,描述了一种超越个体观念的境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来表达内心的感悟。诗中展示了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超越个体意识的境界。

赏析:
诗的第一句“潭容万像沉”,通过描绘湖水静谧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湖水深沉如镜,映照出万物的形象,暗示了一种悟性和洞察力。

第二句“识水悟心深”,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水的深沉和变化,领悟到内心的深邃之处。水在这里象征生命和思想,通过认识水的特性,诗人深刻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奥秘。

第三句“堂裳空界月”,以月亮为象征,表达了诗人脱离尘世的思绪。月亮在夜空中独自升起,空灵而高远,象征着诗人超越尘俗、进入一种超然境地。

最后一句“痴猿彻夜寻”,描绘了猿猴在黑夜中孜孜不倦地寻找,象征了诗人对于真理和智慧的不懈追求。猿猴的痴迷和坚持成为了诗人不断追寻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越个体自我的境界,追求智慧和真理的精神。诗意深远,给人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感,同时也呼唤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 《燕》

    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

  • 《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

    皖城初得故人诗,叹息龙媒踠壮时。太史滞留终不偶,中郎制作遂无施。二千石禄今何有,四十车书昔漫知。海曲冷云埋拱木,延州空挠暮年悲。

  • 《念奴娇》

    兰枯蕙死,向竹斋深处,谁传消息。霜雪丛中浑似个,缥缈吴人标格。绛萼微深,琼苞不露,自与尘凡隔。黄昏遥见,一枝烟淡笼白。曾记雾阁云窗,轻飞香篆,佳句应难得。道韫能文,终未胜、潇洒风流姿质。待到春来,满城桃李,相并无颜色。殷勤祝付,画楼休品长笛。

  • 《陈总领挽诗三首》

    士处宴安日,咸歆节谊名。范阳徒尔怵,河朔莽然平。仅识浅利害,恶知真重轻。开禧忠义传,吾得扈农卿。

  • 《送高舍人使岭南》

    西掖官曹近,南溟道路遥。使星将渡汉,仙棹乍乘潮。柳映灵和折,梅依大庾飘。江帆风淅淅,山馆雨萧萧。陆贾真迂阔,终童久寂寥。送君何限意,把酒一长谣。

  • 《逢曹子敬知录三首》

    相逢愁醉霅溪西,老却陈思七步诗。二十年前亲擢第,孤忠曾际穆陵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