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刚随机无尽颂·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头头见佛身,元是本来人。
棒打不回头,照灵非故新。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离色离相分第二十》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头头见佛身,
元是本来人。
棒打不回头,
照灵非故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离开形相的境界,表达了一个人在修行中超越外在的束缚,回归本性的境地。诗人通过佛教的金刚随机无尽颂来表达这种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离色离相的境界。"头头见佛身"意味着在修行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佛性的存在,即佛的本质,也是每个人的本质。"元是本来人"表达了人本来就具备佛性,只是在纷繁的世俗中迷失了自己。

"棒打不回头"传递了一个坚定的态度,表示在修行的道路上,一旦认识到真实的本性,就不会再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坚定地向前行去。"照灵非故新"则表明修行者通过内心的觉悟,超越了表象的束缚,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和认知。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表达,传达了离开形相、回归本性的修行境界。它鼓励人们超越物质的追求,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智慧。这种境界的达成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修行,同时也是对释印肃的修行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的表达。

  • 《和史药房三绝》

    春被山颠与水涯,尽供物料入诗家。陆刘近世升沉异,一为梅花一杏花。

  • 《早行》

    店远鸡声近,月斜人影长。再三谢风露,拜赐一天凉。

  • 《送张少卿赴召十首》

    四海倾瞻调鼎手,朝廷侧席待伊周。江城父老休遮道,可是星车肯少留。

  • 《题庐山双剑峰》

    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

  • 《咏史》

    田氏门下客,冯公众中贱。一朝市义还,百代名独擅。始知下客不可轻,能使主人功业成。借问高车与珠履,何如卑贱一书生。

  • 《桂花》

    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阑干望双桨,农枝储待君。西泠荫歌舞,夜夜明月嗔。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尘。楚调秋更苦,寂寥无复闻。来吟绿业下,凉风吹练裾。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