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抵如来智,通明成大慧。
用处不换机,隐显头头是。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金刚随机无尽颂·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未抵如来智,
通明成大慧。
用处不换机,
隐显头头是。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褒奖佛陀智慧的思想。作者通过深思熟虑地选择了一系列词句,以赞美佛陀的无尽智慧和超凡的慧根。他描述了佛陀的智慧辽阔无边,超越了凡人的理解,并且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佛陀的智慧犹如明亮的灯火,照亮了一切,并引领众生走向解脱。
赏析:
这首诗词充满了对佛陀智慧的赞美和敬仰。通过运用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作者成功地将佛陀的无尽智慧描绘得淋漓尽致。他通过使用押韵和平仄的技巧,赋予了诗词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智慧和力量。
诗中的"未抵如来智,通明成大慧"表达了佛陀智慧的卓越和高深,佛陀的智慧超越了一切限制,犹如无边的海洋。"用处不换机,隐显头头是"则强调了佛陀智慧的实用性和普适性,它可以引导众生走向解脱,洞察事物的本质。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刻画了佛陀的智慧,同时也启迪了读者对智慧的思考。它让人们感受到佛陀的伟大和智慧的力量,引发对人生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思。
虫臂鼠肝能几许,何如径驾牛车去。虎头未必果痴绝,死穴旧来输狡兔。先生端是人中龙,为蛇画足吾何功。士穷有愧食谷马,况乃烂羊关内封。春风开花到猴李,白酒黄鸡思下里。赋因狗监笑相如,猪肝不食宁为说。
死别匡床万景徂,魂痕犹啄白门乌。绵绵歌哭狞飙散,杳杳楼台冷月孤。渐挽心肝亲浩劫,独支皮骨出晴湖。吟人隔世衔杯处,手种孩松拂瓦无。
一色三军雪染衣,拔山气力陡然衰。三王事业无多子,却是良平不得知。
齐进退,正纪纲。提向上事,建光明幢。
茫茫月色如溪沙,万里不有纤云遮。今年寒气争春来,雪大如掌随惊雷。临川城中三月雨,城东大丘汩为渚。天地惨惨无开时,常恐蛰死和与义。此时谓月水中没,溺入蛙肠那复出。岂知今夜月光圆,照彻万物无遗偏。人间有人司重轻,安得知汝有时明。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