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刚随机无尽颂·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人天幸指迷,初机但受持。
庵园无滴漏,天晓始方知。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尊重正教分第十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人天幸指迷,
初机但受持。
庵园无滴漏,
天晓始方知。

译文:
人类和天地的奇妙相遇,
初期的修行仅仅需要持守。
寺庵园中没有任何滴漏声,
天明时才会显现出真相。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修行的心境和领悟。诗中的"人天幸指迷"意味着人类与天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它们是彼此交织和相互指引的。"初机但受持"表达了修行初期只需要坚持持守的意愿和努力,意味着修行的初级阶段。"庵园无滴漏"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没有时间的流转和声音的干扰,暗示修行者在宁静中专注自我修炼。"天晓始方知"暗示在黎明时分,真实的自我和内心的领悟才会逐渐显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远的语言,描绘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诗中的"人天幸指迷"表达了人与天地的奇妙联系,强调了人在宇宙中的微小与渺茫,但也暗示了人类与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指引和启示。"初机但受持"则表达了修行初期的信念和决心,强调了修行的初级阶段需要的是坚持和持守。"庵园无滴漏"创造了一个宁静的修行环境,没有时间的束缚和外界的干扰,使修行者能够专注于内心的修炼。最后的"天晓始方知"传递了一个启示:只有到了黎明时分,真实的自我和内心的领悟才会逐渐显现。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揭示了修行者在修行道路上的思考和领悟,展现了宋代佛教文化中关于修行和领悟的核心价值观。

  • 《赠书肆陈解元》

    兀坐书要自切磋,阅人应似阅书多。未知买得君书去,不负君书人几何。

  • 《偈颂七十二首》

    无影枝头一点春,笑他无地可藏。黄金自有黄金价,何秘和沙卖与人。

  • 《墨梅三绝》

    逸少池边发兴新,管城别作一家春。临风玉笛无人会,鬒发空归想真。

  • 《寄山僧》

    云里幽僧不置房,橡花藤叶盖禅床。朝来逢著山中伴,闻说新移最上方。

  • 《戏答张商老》

    扬子江头两信潮,送君西去木兰桡。依依暮雨鸳鸯梦,嫋嫋春风豆蔻梢。细字碧笺随雁到,小帘朱户抵天遥。长安触绪牵情地,不特魂销骨亦销。

  • 《送谈命周从龙》

    周子囊萤初学儒,学儒不就学星书。五丸玉李无逃处,折得今年锥也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