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茗烧香双赤脚,捡书洗妍一苍头。
斯文兴丧由天在,未用安排地起楼。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煮茗烧香双赤脚,
捡书洗妍一苍头。
斯文兴丧由天在,
未用安排地起楼。
中文译文:
用火煮茶,烧香时双脚赤裸;
捡起书本,洗净尘垢,头发已经苍白。
文雅的情绪和消沉都是由上天决定的,
未曾经过筹划,房子已经建起。
诗意: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老人在初冬时节的闲暇时光。老人在煮茶和烧香的时候,不顾身体的寒冷,赤着脚步行。他捡起书本,洗净掉落在书页上的尘垢,头发已经苍白。诗人通过描绘老人的日常举止,表达了老人斯文的情操和对生活的安逸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示了老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状态。煮茶和烧香是一种宁静的仪式,代表着老人对于内心平静和祥和的渴望。赤脚行走则象征着老人在物质上的简朴,并表现出他对于世俗欲望的超脱。捡起书本并洗净尘垢,体现了老人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苍白的头发则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老人的智慧积累。
诗词中的"斯文兴丧由天在,未用安排地起楼"表达了对命运和生活的思考。老人的情绪和兴趣都是由天命所决定,而非人力所能安排。"地起楼"则意味着老人的居所并非经过精心规划和建造,而是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的住所。这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态度,传达出对于命运的接受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老人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安逸、内心宁静和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对于命运的接受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感表达,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
匆匆岁月为谁忙,静倚梅窗到夕阳。老菊不知秋已去,晚风时送短篱香。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息念无如撄物何,一波才动引千波。试量方寸玲珑地,饾饤悲欢贮几多。
频年尽室依此行,意谢侏儒奉囊粟。今当舍竹去作吏,竹为嘿嘿如抱辱。嗟我作吏岂俗徒,虽非计然念则熟。如闻西江之水深无底,可以濯缨仍濯足。昔人一为功名误,置碑且虑变陵谷。那知立名自有道,未妨痛饮离骚读。人生于世譬于味,马肝不食宁非肉。弟当进德使有闻,兄亦自期无碌
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不得团圆长近君,珪月鈋时泣秋扇。
君何忘我不交关,为我胜君便不闲。豹雾人须归豹谷,鸡栖车且游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