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谨和老人春行》

抗疏明时效伏伽,一归七度试春纱。
柔风绿遍庭前草,细雨红催陌上花。
惠远买来犹浊酒,赵州吃去只粗茶。
回头恰恰莺啼处,黄四娘今尚有家。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谨和老人春行》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谨和老人春行》

抗疏明时效伏伽,
一归七度试春纱。
柔风绿遍庭前草,
细雨红催陌上花。
惠远买来犹浊酒,
赵州吃去只粗茶。
回头恰恰莺啼处,
黄四娘今尚有家。

译文:
谨和老人春天出行,
抗疏明时效伏伽。
一年归来已七度,
试穿新织的春纱。
温柔的春风绿遍院中的草地,
轻细的春雨催开了街上的花朵。
惠远买回的酒仍然浑浊不清,
赵州喝下去只是粗茶。
回头时,正好听到莺鸟的啼鸣,
黄四娘如今仍然有个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老人春天外出的场景。老人经历了七个春天的归来,每次春天回来都会试穿新织的春纱,感受春天的气息。诗中写到春风柔和,绿草如茵,细雨滋润街上的花朵,将春天的景色生动地展现出来。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老人的境况。他买回的酒依然浑浊不清,而且在赵州这个地方,即使喝酒也只能喝粗茶。这种对酒的描述,可以理解为老人所得的回报并不丰厚,生活并不富裕。

然而,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希望和温暖。当老人回头时,恰好听到莺鸟在啼鸣,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的希望。而黄四娘这个人物,虽然没有具体描述,但她的存在说明了即使在老人衰老的岁月中,仍然有人关心和陪伴他。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老人春天外出的景象,同时暗示了老人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传递了一种温暖和希望,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互相关怀的重要性。

  • 《喜雨三首》

    古佛炉前一柱香,神龙夭矫挂空苍。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 《玉汝惠猫头笋》

    汉臣问鹏曾游地,腊祭迎猫始出林。解箨光先凝片玉,含甘珍重等兼金。

  • 《杨柳骚》

    缕缕柔条不奈春,为谁憔悴把眉颦。年来江上多离别,不信垂杨管得人。

  • 《丁亥生日纪事五首》

    杯酒谁欤可共挥,残年心事转多违。颇闻铜柱征蛮急,孰念葵丘遏籴非。典质衣裳今已尽,留连舟楫可无归。故园堪共吾儿灌,政恐淫霖岁亦饥。

  • 《柳》

    杨柳春风绿万条,凭鞍一望已魂消。当年凤集城边路,曾爱纤纤拂画桥。

  • 《涡河龙潭》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一枯。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