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深碧上春衫,无限春怀岂易谭。
随手去来拈放一,到头得失暮朝三。
日烘花气通玄牝,雨洗山光涨蔚蓝。
熟听五更晴哢好,不须多恨罢朝参。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谨和老人明朝中春二首》是宋代洪咨夔所写的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淡黄深碧上春衫,
无限春怀岂易谭。
随手去来拈放一,
到头得失暮朝三。
日烘花气通玄牝,
雨洗山光涨蔚蓝。
熟听五更晴哢好,
不须多恨罢朝参。
译文:
浅黄色与深碧色组成的春天衣裳,
无限的春意怎么能轻易言谈。
随手拈来又放去一些,
到最后得失已经黄昏三次。
阳光炙烤花香弥漫,
雨水清洗山光涨蔚蓝。
熟悉地听着五更鸟鸣的清脆,
不必多恨,罢了朝廷的参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朝初春的景色和老人的心境。诗中以色彩和自然景观来描绘春天的美丽和丰富,同时表达了老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朝廷生活的厌倦。
赏析:
1. 诗词运用了色彩描绘,将淡黄和深碧两种颜色形容为春天的衣裳,展现了春天的靓丽和多彩,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2. 通过"随手去来拈放一,到头得失暮朝三"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期待和流转之快,同时也体现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3. 描述了明朝初春的自然景观,阳光照耀下花香四溢,雨水洗涤后山光变得更加明亮和蔚蓝,传达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
4. 最后两句表达了老人对于朝廷生活的厌倦,不再需要过多地参与其中,享受宁静与自在。五更的鸟鸣清脆悦耳,让人心生喜悦,不再有怨恨和牵挂。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和老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情的变迁,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世俗的疲倦,透露出一种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
风兰舞幽香,雨叶堕寒滴。美人来不来,前山看向夕。
雁塔名三世,螭蚴侍九重。循循仪学馆,谔谔著囊封。至性悲三釜,高怀薄万钟。典刑伤不见,衰涕忽无从。
沉酣蠹简不知春,庭设雀罗谁扣门。拄颊看山无限意,阴晴变态异朝昏。
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露彩方泛艳。月华始徘徊。宝书为君掩。瑶棽讵能开。相思巫山渚。怅望阳云台。膏炉绝沉燎。绮席生浮埃。桂水日千里。因心平生怀。
平生酷爱竹,日日到斋房。高节霜松老,清阴璧月凉。朝来宿烟雨,夜半奏笙簧。隐几如有得,尘凡一笑忘。
终日听莺语,商量一树梅。看承花未了,排办雨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