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头已报冬冬鼓。
华堂渐、停杯投箸。
更闻急管频催,凤口香销炷。
花映玉山倾处。
主人无计留宾住。
溪泉泛、越瓯春乳。
醉魂一啜都醒,绛蜡迎归去。
更看后房歌舞。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一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金蕉叶》是一首宋代晁端礼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头已报冬冬鼓。
华堂渐、停杯投箸。
更闻急管频催,凤口香销炷。
花映玉山倾处。
主人无计留宾住。
溪泉泛、越瓯春乳。
醉魂一啜都醒,绛蜡迎归去。
更看后房歌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宴会场景,诗人通过各种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宴会的热闹和喜庆氛围,展现了宴会的繁华和欢乐。
赏析:
诗的前两句“楼头已报冬冬鼓,华堂渐、停杯投箸。”描绘了宴会开始的景象。楼上的鼓声传来,华堂上的宾客停下了手中的酒杯和筷子,准备欣赏和参与宴会。
接着,“更闻急管频催,凤口香销炷。”表达了管乐声此起彼伏,极具节奏感,香炷的烟雾袅袅上升,气氛更加热烈。
“花映玉山倾处”,通过花朵映照在宴会场景中,使整个场景更加绚丽多彩。
“主人无计留宾住”,诗人写出主人无法留住宾客的心情,表达了宴会的结束和客人的离去。
“溪泉泛、越瓯春乳”,描绘了宴会结束后,人们在山水之间漫步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醉魂一啜都醒,绛蜡迎归去。”描述了在宴会中沉醉的心灵在离开宴会后被清醒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宴会的结束和归途的意味。
最后一句“更看后房歌舞”,描绘了宴会结束后,人们仍然欢聚在一起,继续享受歌舞带来的欢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宴会的热烈、喜庆和欢乐的氛围,展现了宋代宴会文化的繁华和生活的富足。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东坡数间屋,巢子与谁邻。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蛩呻。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鸥清眠碎晴溪月。几梦寒蓑雪。断桥篱落带人家。枝北枝南初著、两三花。曾于春底横孤艇。香似诗能冷。娟娟立玉载归壶。渺渺愁予肯入、楚骚无。
冲雨冲泥悄悄行,物情殊不可诗情。牡丹又是一年过,春事略无三日晴。先后笋争滕薛长,东西鸥背晋齐盟。山居寂寞谁堪共,杞叶菊苗俱可耕。
人生天地间,今古一□观。凌空绝虚旷,万象罗岩峦。能一故□应,物化千□端。万端总归一,唯悟无□言。旧闻□□翁,独钓江之干。不知岁月深,但觉□□宽。我思一访之,意会心□看。作亭号□隐,半空摩高寒。时与二三友,登临寻□欢。致君知无术,随世聊自安。滚滚□下水,舟舟
大行好流,三十有六。无此火儿,其数不足。
万室东南富且繁,羡君风力有余闲。渔樵人乐江湖外,谈笑诗成◇俎间。日暖梨花催美酒,天寒桂子落空山。邮筒不绝如飞翼,莫惜新篇屡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