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陵凤凰台》

龙虎势称雄,凤凰台望浓。
潮翻江汉转,地扼楚淮冲。
平野频烽火。
孤城半稑穜。
丹楹傍萧寺,尘扆识高宗。

作品评述

《金陵凤凰台》是一首宋代汪宗臣创作的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虎势称雄,
凤凰台望浓。
潮翻江汉转,
地扼楚淮冲。
平野频烽火,
孤城半稑穜。
丹楹傍萧寺,
尘扆识高宗。

诗意:
这首诗以金陵(现在的南京)为背景,描绘了金陵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诗中通过描绘龙虎之势、凤凰台的浓郁氛围以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展现了金陵的繁荣和地位的崇高。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平野上频繁燃起的烽火和孤城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历史上的战乱和金陵城的坚守。最后两句提到了丹楹傍萧寺和尘扆识高宗,暗示了金陵作为南宋的都城,历史上曾是宋高宗的居所。

赏析:
这首诗以富有雄浑气势的描写方式,展现了金陵城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通过运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形象,如龙虎和凤凰,诗人塑造了金陵城的威严和繁荣。潮翻江汉转、地扼楚淮冲这样的描写,突显了金陵的地理优势和对周边地区的控制力。平野频烽火、孤城半稑穜的描绘则展现了历史上战乱频发的景象和金陵城的坚守。

最后两句提到的丹楹傍萧寺和尘扆识高宗,为诗词增加了历史色彩。丹楹是宫殿中使用的一种红色柱子,傍萧寺表示金陵城附近有古寺庙。尘扆则指帘幕,识高宗指认识宋高宗。这些细节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金陵城的敬仰和对宋高宗的臣服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陵城的描绘,展现了其繁荣和地位的崇高,同时也表达了历史上的战乱和金陵城的坚守。诗人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历史细节,将读者带入金陵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中,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

  • 《题黄州谢深道国正山庵》

    就荒山竹重抽笋,新种池荷晚著花。意象全然似村落,又添茅屋两三家。

  • 《画枕屏》

    绳床竹簟曲屏风,野水遥山雾雨蒙。长有滩头钓鱼叟,伴人闲卧寂寥中。

  • 《虞美人》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夜满枝新绿、替残红。蘋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 《杏花》

    红芳紫萼怯春寒,蓓蕾粘枝密作团。记得观灯凤楼上,百条银烛泪阑干。

  • 《题涧饮寺》

    百年如梦竟何成,白发重来此地行。还似萧郎许玄度,再看庭石悟前生。

  • 《次韵王宫教见贻之什》

    家住涛江东复东,渺然云浪接晴空。半生仕路崎岖里,十亩家山杳霭中。来往未成三径乐,笑谈还喜一樽同。强将俚语赓妍倡,曹郐端惭齿卫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