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陵怀古》

荒城莽莽蔽荆榛,虎踞龙蟠迹已陈。
赤壁战争江照晚,青楼歌舞鸟鸣春。
十年王气雄图尽,一叠寒笳客恨新。
折屐风流犹可想,只今高卧岂无人。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金陵怀古》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的景象和历史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辉煌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荒城莽莽蔽荆榛,
虎踞龙蟠迹已陈。
赤壁战争江照晚,
青楼歌舞鸟鸣春。
十年王气雄图尽,
一叠寒笳客恨新。
折屐风流犹可想,
只今高卧岂无人。

诗意和赏析:
《金陵怀古》以金陵为背景,通过描绘城市景观和历史事件,抒发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头写道“荒城莽莽蔽荆榛”,描绘了金陵城的景象,城市荒凉,被荆棘和灌木所覆盖。接着提到“虎踞龙蟠迹已陈”,形容金陵城的宏伟建筑如虎踞、龙蟠一般,但如今已是过去的痕迹。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赤壁战争,这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战役,诗中写到“赤壁战争江照晚”,暗示着历史的光辉已经逝去,只剩下余晖映照江面。

随后,诗人描述了青楼歌舞和鸟鸣春天的景象,这是对金陵繁华盛景的描绘,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以“十年王气雄图尽”来表达王朝兴衰更迭的感叹。王气指的是统治者的威势和雄图,然而时间过去了十年,这些壮丽的景象已经消逝殆尽。接着,“一叠寒笳客恨新”揭示了游子离乡背井的孤单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折屐风流犹可想,只今高卧岂无人”表达了诗人对往昔风流人物的景仰,但也对现实的不解和困惑。这两句诗意含糊,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当下社会的失望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金陵怀古》通过描绘金陵的景象和历史事件,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繁华与荒凉、战争与和平、兴衰与传承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

  • 《露坐》

    泠泠野水赴横塘,坐久松风入发凉。月淡星疏天欲晓,未妨清啸倚胡床。

  • 《次韵徐监岳四首》

    落落过眼谁知音,故山桧枝森碧林。白鸥盟坚不待亩,岂应辟影忘息阴。末路功名梦已断,生平丘壑情自深。素琴浊酒般礴地,颇领渊明千载心。

  • 《金丹诗四十八首》

    九真山上接楼台,日月浮生紫气堆。北海下生金芍药,南溟宫产玉攻瑰。三清门户三田奥,九转工夫九辙回。当此炼成无价宝,从教人笑我痴騃。

  • 《颂》

    南北东西万万千,乾坤上下两无边。相逢相见呵呵笑,屈指抬头月半天。

  •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风骚开国胙寒岩,劳绩批书课翠岚。梨子要肥千取百,菊苗每摘一生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