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后匆匆记别离,两年音问不相知。
武昌楼下初来日,幕府门前忽见时。
上国花开同醉少,大江潮落独归迟。
莫嗟握手还分手,此会从前岂有期。
《金陵喜逢董卿并送还武昌》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兵后匆匆记别离,
两年音问不相知。
武昌楼下初来日,
幕府门前忽见时。
上国花开同醉少,
大江潮落独归迟。
莫嗟握手还分手,
此会从前岂有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喜逢董卿,并送他回到了武昌的情景。诗人在兵乱之后匆匆分别,两年来音信全无,彼此相互不知对方的近况。然而,当诗人初次来到武昌楼下时,却突然看到了董卿。在幕府门前的那一刻,诗人感到非常惊喜和意外。
诗人提到了"上国花开同醉少",意味着在他们分别的这段时间里,他们所在的地方已经经历了春天的花开,而他们却错过了这美好的时光。而"大江潮落独归迟"则表达了诗人在回归的路上感到孤独和迟延。
最后两句"莫嗟握手还分手,此会从前岂有期"表达了诗人对于再次相聚的喜悦,同时也表明他们之间的分别并非他们所能控制的,因此不应该悲叹握手又要分别,因为他们之间的相聚与分离是无法预知和掌控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与董卿的重逢,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命运的无奈。诗人在兵乱之后与董卿分别,两年来音信全无,彼此陌生。然而,当他们再次相遇时,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花开和大江的潮落,与诗人的孤独和迟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再次相聚的期待,同时也表明了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于友情和命运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芗林丑石何曾丑,化为五老如此寿。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润坚贞皆可友。剜劖刻削巧戏剧,谁为此者鸿蒙叟。铜盆古雅出高丽,玉筹清奇原史籀。向翁神游渺何许,此物亦落何人手。野人得之安所用,光怪出屋惊田妇。天生尤物必有属,诗老得之端不偶。不须拄杖穿寒云,几案之间有庐阜。
断虹落屏山,斜雁著行安。钉铃双啄木,错落千珠柈。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我爱平湖绕碧山,山光倒碧到樽前。同云何事迷千嶂,飞雪俄然蔽一川。纵使玉楼从地涌,便教银阙与天连。到头幻化非真实,争似湖山耐岁年。
佛子亲从日本来,人天随步叹奇哉。一机拶出金牛舞,千圣当头正眼开。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人言礼起于太一,吾言礼止于皇机。强名皇极体何如,卓然万象中间立。流年鼎鼎三十余,古人有立君可无。克己未追颜所复,过庭犹学鲤之趋。五礼同归一中尔,何当中立而不倚。膰肉无来孔子行,皮冠不设虞人止。区区行止未足轻,扩充更可轻死生。黄垆在前始易箦,白刃垂下犹结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