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回薄隐新愁,早起钟声也是不。
遍地葱花两三亩,至今人道景阳楼。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金陵杂兴二百首》是苏泂创作的一部诗集,描绘了金陵(现今南京)的美景和人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紫云回薄隐新愁,
紫色的云朵缭绕着,隐隐带来新的忧愁,
The purple clouds fade, concealing a new sorrow,
早起钟声也是不。
清晨起来,钟声依然没有响起。
The morning bell fails to toll.
遍地葱花两三亩,
满地都是葱绿的花朵,有两三亩的范围,
The field is covered with green onion flowers, spanning two or three acres,
至今人道景阳楼。
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谈论着景阳楼。
To this day, people still talk about the Jingyang Tower.
诗意:
这首诗词以金陵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对景阳楼的思念。紫云的出现预示着新的忧愁,清晨的钟声未能鸣响,给人一种懊丧的情绪。然而,诗中提到遍地盛开的葱花,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最后,景阳楼的名字仍然在人们之间流传,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建筑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金陵的独特感受。描绘了紫云回薄的景象,抓住了一种微妙的情绪,将内心的愁苦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意境。葱花的描绘增添了一丝生机和美丽,使整首诗词不至于过于压抑。最后,景阳楼的提及使得诗中的情感更具寓意,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传统的敬仰和眷恋之情。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金陵的独特情感和情怀。
南荣晚闻道,未肯化庚桑。陶顽铸强犷,枉费尘与糠。越子古成之,韩生教休粮。参同得灵钥,九锁启伯阳。鹅城见诸孙,贫苦我为伤。空余焦先室,不传元化方。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觞。
向来从宦郑公乡,每遇清游坐有光。江上凭栏天一色,湖边舣棹木千章。眼前景物俱堪赋,心著家山独未忘。归到小西湖更好,观鱼何必远如棠。
国有非常宠,家承异姓勋。背恩惭皎日,不义若浮云。但使忠贞在,甘从玉石焚。窜身如有地,梦寐见明君。
鸠性爱雨花爱晴,同倚东风不同情。春光三月浓于酒,双鸠醉寐不复鸣。双鸠不鸣花相语,无令鸠醒叫天雨。
高堂别馆连湘渚,长向春光开万户。荆王去去不复来,宫中美人自歌舞。
晴天杨柳丝千绪,淡月梨花玉一庭。又是东风去时节,数声啼鸟不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