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陵杂兴二百首》

稍经运渎过潮沟,野草闲花触处愁。
二十四航春水满,有谁来此上扁舟。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金陵杂兴二百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苏泂。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稍经运渎过潮沟,
野草闲花触处愁。
二十四航春水满,
有谁来此上扁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金陵(现在的南京)的景色和情感。诗人通过描写金陵的河道和草花,表达了自己的愁苦之情。航行至金陵的第二十四航道,春水已经满溢,但没有人愿意来这里乘坐扁舟。

赏析:
该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写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孤寂。诗中的"稍经运渎过潮沟"表明了诗人曾经经过一段艰难的旅程,而"野草闲花触处愁"则表达了他在金陵感到的孤独和忧愁。"二十四航春水满"描绘了春天河水的充盈景象,而"有谁来此上扁舟"则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无人相伴的心境。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表达,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在金陵的旅途中经历了困苦和孤独,景色和心情相互映衬,表达了对生活的疑惑和迷茫。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表达,展示了苏泂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思。

  • 《成都运司园亭十首·小亭》

    方亭惟四柱,对峙花竹间。下有雪岭水,淙流日潺潺。宛如双彩舸,缆向春波湾。欲起江湖心,而奈风涛艰。

  • 《社日》

    燕子今年掯社来,翠瓶犹有去年梅。丁宁莫管杏花俗,付与春风一道开。

  • 《楼颊》

    山后山前十六州,天涯尽处是偏头。云开大漠风沙走,水折长河日夜流。万户金绘愁见月,千群铁骑畏逢秋。却思大汉无中策,一曲胡笳倚戍楼。

  •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阙塞龙门口,祗园鹫岭头。曾随减劫坏,今遇胜缘修。再莹新金刹,重装旧石楼。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四望穷沙界,孤标出赡州。地图铺洛邑,天柱倚崧丘。两面苍苍岸,中心瑟瑟流。波翻八滩雪,堰护一潭油。台殿朝弥丽,房廊夜更幽。千花高下塔,一叶往来舟。岫合云初吐,林开

  • 《和张嵇仲秋日病中见示》

    浮生一虚舟,流景半修夜。尘劳互牵挽,荏苒柏间麝。晚从农辅游,径欲老闲暇。二年古陵阳,解后颍川霸。薰然君子风,卧致此邦化。公庭散凫鹜,文字杂休假。江山助悽惋,句法妙曹谢。客来饮以醇,味语兼脍炙。长风起百围,微日下三舍。高秋搅羁怀,游了念归驾。身名两将隐,马俟

  • 《仲夏偶过长蘅水槛即事》

    轻舟出郭信风扬,过雨陂塘五月凉。山槛水添平入户,野亭树密远生香。村中客少过逢简,醉后情深笑语长。频到不须仍载酒,自煎花乳闲黄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