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街头观阙红,角门东畔好春风。
人家一样垂杨柳,种入宫墙自不同。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金陵杂兴二百首》是苏泂所写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南京城的景色和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朱雀街头观阙红,
在朱雀街头,我看见了皇城的红墙。
角门东畔好春风。
在皇城东边的角门旁,吹着美好的春风。
人家一样垂杨柳,
人家的院子里同样垂柳丝,
种入宫墙自不同。
但种在皇宫墙上的柳树和普通人家的不一样。
这首诗词以南京城为背景,通过描绘朱雀街、角门和皇宫的景象,展示了南京城市的繁华和宏伟。"朱雀"指的是南京城的主要街道,而"阙红"则指的是皇城的红墙,这里表达了皇城的壮丽景色。"角门"是皇城的门户之一,诗中表现了角门旁优美的春风,暗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诗中,作者通过对比人家的院子和皇宫墙上的柳树,表达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尽管柳树都是垂下的,但在皇宫墙上生长的柳树与普通人家的截然不同,体现了皇宫的尊贵和与众不同。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南京城的壮丽景色和皇宫的独特之处。它传达了作者对南京城市的赞美和对皇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差异和皇权的独特性。
一雨日夜零,阶前草更青。西风忽萧飒,残月照空庭。
群玉西昆富典章,二星东壁粲辉光。秋花迎杖千丛丽,法曲传觞九奏长。虎将纵观修旧事,豸冠陪侍仰明王。政修即是攘夷策,玁狁残袄岂足囊。
茫茫复茫茫,中有山苍苍。大哉夫差国,坐断天一方。夫差醉莲宫,大浪摇不醒。越师何从来,夺我玉万顷。年年亭上秋,一笛千古愁。谁能知许事,飞下双白鸥。
淡烟平楚,又送王孙去。花有泪,莺无语。芭蕉心一寸,杨柳丝千缕。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忆昔欢游处,触目成前古。良会处,知何许?百杯桑落酒,三叠阳关句。情未了,月明潮上迷津渚。
密树连江暗,残阳隔浦明。不知秦塞远,殊觉楚天平。故国人何在?荒城鸟乱鸣。徘徊吟未已,搔首忽伤神。
自出家来长自在,缘身一衲一绳床。令人见即心无事,每一相逢是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