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缕曲(寿朱氏老人七十三岁)》

七十三年矣。
记小人、四百四十五番甲子。
看到蓬莱水清浅,休说树犹如此。
但梦梦、昨非今是。
一曲尊前离鸾操,抚铜仙、清泪如铅水。
歌未断,我先醉。
新来画得耆英似。
似灞桥、风雪吟肩,水仙梅弟。
里巷依稀灵光在,飞过劫灰如洗。
笑少伴、乌衣余几。
老子平生何曾默号默轩,暮年诗、句句皆成史。
个亥字,甲申起。

作者介绍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金缕曲(寿朱氏老人七十三岁)》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辰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七十三年矣。记小人、四百四十五番甲子。
我已经活了七十三年了,记得小人,已经经历了四百四十五个甲子(六十年为一甲子)的岁月。

看到蓬莱水清浅,休说树犹如此。
看到蓬莱山的水是如此清浅,更别提山上的树木了。

但梦梦、昨非今是。
但是那些遥远的梦境,昨天的情景已经不再是现在。

一曲尊前离鸾操,抚铜仙、清泪如铅水。
在尊者面前弹奏琴曲,离鸾指的是离宫的音乐,抚摸琴弦,清澈的泪水像铅一样沉重。

歌未断,我先醉。
歌声还没有停止,我已经陶醉其中。

新来画得耆英似。似灞桥、风雪吟肩,水仙梅弟。
新来的画像描绘得像老年人一样。就像灞桥上的风雪中吟唱的人,水仙和梅花兄弟一样。

里巷依稀灵光在,飞过劫灰如洗。
里巷之间依稀还有一些灵光,飞过的苦难像是一场洗礼。

笑少伴、乌衣余几。
快乐的伙伴已经不多了,只余下寡淡的黑衣。

老子平生何曾默号默轩,暮年诗、句句皆成史。
我一生中从未默默无闻,晚年的诗句每一句都成为了历史。

个亥字,甲申起。
这里提到了个亥字和甲申起,可能指的是作者的生辰八字,具体含义需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历史背景才能解释。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刘辰翁七十三岁的生活和感慨。通过描绘蓬莱山的景色、离鸾琴曲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艺术和文学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创作成果的自豪。整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月流转和人生百态,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岁月的思考。

  • 《舟至都昌初见庐阜连日阴雨忽尔晚晴云气顿收》

    久思庐山游,忽至左蠡曲。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阴云知我来,收敛入山腹。须臾变光景,尽出一山绿。宛如几案间,青铜铸岩谷。又如墙壁上,古画挂图轴。水光晚苍茫,风气秋肃穆。明朝南康岸,舣棹陟山麓。欢喜不自持,一杯醉醽醁。

  • 《挽东莱先生》

    道学方勤绩,亨途渐致身。苍天倾我泪,今日丧斯人。弟子群经富,先生一语真。发挥馀事业,何处不书绅。

  • 《题梅坛》

    朝暗杖马夕笺天,汉事于今已几年。一片孤忠应尚在,定须耿耿斗牛边。

  • 《以香烛团茶琉璃献花碗供布袋和尚颂》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浮。知音若相问,不住涅盘州。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若问下生时,不打这鼓笛。

  • 《赠梅公明诗》

    瞻我北园。有条者桑。遘此春景。既茂且长。氤氲吐叶。柔润有光。黄条蔓衍。青鸟来翔。日月其迈。时不可忘。公子瞻旃。勋名乃彰。

  • 《送毕郎中提点淮南茶场》

    汴中春絮乱,淮上鮆鱼时。顺水疾奔马,出都犹脱羁。拜亲将已近,食脍不言迟。到日问茶事,遍山开几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