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进秋隼》

岂悟因罗者,迎霜献紫微。
夕阳分素臆,秋色上花衣。
举翅云天近,回眸燕雀稀。
应随明主意,百中有光辉。

作者介绍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进秋隼》是唐代耿湋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隼鸟为比喻,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追求。

诗中第一句“岂悟因罗者,迎霜献紫微。”意为:原来因为罗织,我能迎接初霜来献紫薇。罗织是指捕捉猎物的技艺,而迎霜献紫微则是指隼鸟奉献上天帝的德行。诗人自比为进贡之隼,认为自己因为能捕捉猎物而被赋予了特殊使命和荣耀。

接着诗中写道:“夕阳分素臆,秋色上花衣。”此处描绘了夕阳映射在隼鸟身上,使得它的羽毛透露出一种素净之美,同时也让隼鸟拥有了秋天的花的颜色和芬芳。

然后是“举翅云天近,回眸燕雀稀。”这两句表达了隼鸟翱翔于云天之上,回顾间或有几只燕雀相伴,暗示诗人自身高飞的抱负和稀少可贵的伴侣。

最后的两句“应随明主意,百中有光辉。”呼应了诗的开头,意为:我应该随着明主的心意,尽力在百姓中显现光辉。诗人将隼鸟的高昂志向与自己立志为国家为民尽心尽力的决心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明君的忠诚和对自己使命的坚定。

此诗所表达的诗意是诗人以隼鸟为比喻,寓意自己要承担起忠诚和奉献的使命,追求身心上的卓越。隼鸟高飞于云天,无所执著,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精神升华的追求。

整首诗别具一格,以巧妙的隼鸟比喻,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追求,表达了他对忠诚、奉献和卓越的热切渴望。同时,诗中写景的描写也极富于意境和节奏感。

  • 《题周希稷清閟轩》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 《与友人话别》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 《春晚二绝》

    春来脚不踏青青,梦里还家梦又醒。一树垂杨楼外绿,莺声不似故园听。

  • 《从弟舍人惠茶》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 《捣练子》

    放下著,须弥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没丝毫,相阻拦。休儱侗,莫颟顸。含元殿上问长安。欲归家,行路难。放下著,须弥山。百斛油麻水上摊。欲成团,真个难。除有累,去痴顽。无心犹是隔重关。到其中,方是安。

  • 《瓜洲驿重送梁郎中赴吉州》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