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午还同晓,馀春只见寒。
不因阴雨窘,那识道途难。
夹路峰峦隐,高田水潦漫。
凭谁扫浮翳,杲杲出云端。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近三衢阻雨》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天中的景色和哲思。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亭午归来迎接黎明,余春只见寒冷。
不因阴雨而感到窘迫,谁知道道路的艰难。
群山峰峦隐藏在云雾中,田野上的水泛滥成灾。
凭谁来清除这些浮翳,精光闪烁出云端。
诗意:
《近三衢阻雨》通过描绘雨天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中的亭午归来迎接黎明,春天的气息却仍然寒冷,给人一种温暖与寒冷交织的感觉。然而,作者并不因为阴雨而感到窘迫,他认为只有经历过艰难才能真正认识到人生的困难。诗中的群山峰峦隐匿在云雾之中,田野被洪水淹没,这种景象象征着人生中的困境和挫折。最后,作者希望有人能够来清除这些困扰和浮翳,带来希望和光明。
赏析:
陈宓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将雨天中的景色与人生困境相结合,表达了对于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对克服困难的希望。他通过描绘亭午归来迎接黎明的场景,巧妙地将时间和自然景色融入诗中,给人以鲜明的感受。诗中的寒暖交替,寓意着人生中的喜怒哀乐,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坦然和乐观态度。同时,诗中的群山峰峦和田野洪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生中的困境和挑战,展示了诗人对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希望。最后,诗中的呼唤和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于他人援助和帮助的渴望,表达了对于克服困境的信心和希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传达了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希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闵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人言农家苦,望晴复望雨;乐处谁得知?生不识官府。葛衫麦饭有即休,湖桥小市酒如油。夜夜扶归常烂醉,不怕行逢灞陵尉。
断烟落日护林丘,三数人家屋打头。见说春来寒更甚,补窗塞户胜防秋。
襟分楚泽三千里,曲奏湘妃五十弦。
莽莽出北门,迢迢伍牙山。伍牙何崔嵬,群岭惮孤峦。望之蔚然秀,岂无草与菅。中有百尺松,可憩不可攀。六月久不雨,祝融奋其官。行人渴欲死,班荆此盘旋。往来得所託,感慨为长叹。况尔山上苗,久荫无弃捐。
兵卫森画戟,*盖映朱幡。平分一郡风月,家世旧衣冠。数日春风着物,一夜秋霜满野,六月宛陵寒。只有双溪水,照见寸心丹。公好似,片云起,敬亭山。悠悠漾漾,等闲飞去又飞还。笑问无心出岫,何似从龙天上,为雨遍人寰。输与敬亭老,趺坐静中看。
乞与安仁凉鬓霜。不须红线小机窗。剪刀疏下蜀罗长。纤手捻残针缕细,金钗翻过齿痕香。同心小绾寄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