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游西洛方年少,晚落南谯号醉翁。
白首归来玉堂署,君王殿後见◇红。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禁中见◇红牡丹》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在禁中游玩时的情景,以及他晚年回到宫廷后再次见到红牡丹花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盛游西洛方年少,
晚落南谯号醉翁。
白首归来玉堂署,
君王殿後见◇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两个不同时期的场景,展现了欧阳修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首先,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一个年轻人在西洛游玩的盛况,他正值年少,充满活力。西洛是指洛阳,这里象征着繁华和欢乐。晚落南谯号醉翁,表达了他在南谯(指南京)的晚年时光,以及他在宴会上饮酒作乐的情景。这里的"醉翁"形象化地描绘了他晚年的悠闲和快乐。
接着,诗的后两句描述了他白首归来,回到了玉堂署(指官署),再次见到了红牡丹花。这里的红牡丹象征着美好和繁荣。君王殿後见◇红,意味着他在君王的宫殿后面看到了盛开的红牡丹花。这里的红牡丹花可以理解为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满足。
整首诗词通过对年少时光和晚年时光的对比,表达了欧阳修对人生经历和时光流逝的思考。他通过描绘红牡丹花的盛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满足。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欧阳修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的追求。
老子方孤闷,西山忽在旁。回头邬子砦,明眼赵家庄。试饮章江味,中涵吉水香。望乡侬已喜,而况到吾乡。
人间离合常相半。璧月宁长满。九秋风露又方阑。何日小窗相对、话悲欢。月华临夜宜人醉。老去嗟颜悴。君如玉树照清空。况有凝之道蕴、一尊同。
予素不解棋,尝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自尔欲学,然终不解也。儿子过乃粗能者,儋守张中日従之戏,予亦隅坐,竟日不以为厌也。五老峰前,白鹤遗址。长松荫庭,风日清美。我时独游,不逢一士。谁欤棋者,户外屦二。不闻人声,
上即居人头,下即居人身。夙岂为人食,今乃务食人。不必劳爪掐,聊以扪对宾。
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一年一度见仙槎。秋色分明如画。愿把阴功一脉,灯灯相续无涯。降祥作善岂其差。永作渔樵嘉话。
禹穴今朝到,邪溪此路通。著书闻太史,炼药有仙翁。鹤往笼犹挂,龙飞剑已空。石帆摇海上,天镜落湖中。水低寒云白,山边坠叶红。归舟何虑晚,日暮使樵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