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有雷颐,山下出泉蒙。
主静山之体,养正静之功。
闲闲六窗明,寂寂万籁空。
坐观鼻端白,岩花自春风。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净梵僧颐蒙堂》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下有雷颐,山下出泉蒙。
主静山之体,养正静之功。
闲闲六窗明,寂寂万籁空。
坐观鼻端白,岩花自春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处僻静的山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修养的追求。诗中山下有一位名叫雷颐的僧人,他的禅修功夫使得附近泉水清澈明亮。雷颐主持着这座宁静山庄,他培养了修身养性的功夫。六扇窗户静静地敞开,明亮的光线透过窗户洒进来,而周围的万籁俱寂,安静无声。作者静坐观察着自己鼻梁上的白发,而岩上的花朵随着春风自然开放。
赏析:
《净梵僧颐蒙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间景色,表达了对静心修行和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描述山下的雷颐和清泉,诗人展现了修行者对环境的塑造和内心的净化能力。六扇明亮的窗户和寂静的周围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凸显了僻静和宁静的意境。最后,作者以坐观自己鼻梁上的白发和春风中岩上的花朵来表达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思考,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美妙。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词句展示了作者对禅修和宁静境界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这首诗词具有典型的宋代山水诗风格,注重意境的表达,以及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感悟,给人以静谧、清新的感受。
老去才情半掬悭,不愁不退岂愁前。清风明月无拘管,与子分张更一年。
杜鹃声断日曈昽。过雨湿残红。老色菱花影里,客愁蕉叶香中。柳梢飞絮,桃梢结子,断送春风莫恨春无觅处,明年还在芳丛。
年芳经雨能几许,客愁得暖不肯融。眼看乳燕行已哺,手种小桃随分红。世情付睡莫泾渭,物态逢春无异同。清时赖是未禁酒,须惜红紫转头空。
宿云初散青山湿,落红缤纷溪水急。桃花源里得春多,洞口春烟摇绿萝。绿萝摇烟挂绝壁,飞泉淙下三千尺。瑶草离离满涧阿,长松落落凌空碧。鸡鸣犬吠自成村,居人至老不相识。瀛洲仙客知仙路,点染丹青寄轻素。何处有山如此图?移家欲向山中住。
西湖山下水潺潺。满山风雨寒。枝头红日晓斓斑。越梅催晓丹。连翠叶,拥金盘。玉池生乳泉。此生三度试甘酸。欲归归尚难。
汗血驾鼓车,何従致千里。纷纷糟曲间,欲试贤公子。君家江南英,濯足沧浪水。却渡旧黄河,涨沙埋马耳。由来付造物,倚伏何穷已。当念楚子文,三仕无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