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盆作沼野人家,数斛山泉拍两涯。
人立晚风凉似水,荷浮香气胜於花。
蛙声恰恰宜飞雨,鹜影依依欠落霞。
齐物逍遥无大小,不须烦恼发生丫。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敬和老人盆池》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敬和老人盆池,
Respecting the elderly, a basin and pond,
作沼野人家。
Creating a marsh in a rustic home.
数斛山泉拍两涯,
A few buckets of mountain spring water splashes between the two banks,
人立晚风凉似水。
Standing in the evening breeze, feeling the coolness like water.
荷浮香气胜於花,
Lotus floating with a fragrance surpassing that of flowers,
蛙声恰恰宜飞雨。
The sound of frogs is just right for the approaching rain.
鹜影依依欠落霞,
The shadow of ducks linger, hinting at the setting sun.
齐物逍遥无大小,
All things are harmonious, regardless of size,
不须烦恼发生丫。
No need for worries to arise.
这首诗词以描述一个老人家的盆池为主题,表达了洪咨夔对老人的敬重之情,并借此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妙。
诗词开篇以"敬和老人盆池"为题,表明了作者对老人的尊敬之情。接下来,诗人以词藻华丽的语言描绘了盆池的景象。作者用"数斛山泉拍两涯"来形容山泉水在池中流动的声音,展现了水的纯净和活泼。"人立晚风凉似水"则通过晚风的凉爽来传达出作者在盆池旁感受到的宁静和舒适。
接着,作者将注意力转向盆池中盛开的荷花。他用"荷浮香气胜於花"来形容荷花的芬芳,强调了它的独特魅力。蛙声的出现则给人以即将下雨的暗示,"蛙声恰恰宜飞雨"将自然界的声音与即将到来的雨水相联系。
在诗词的最后两句中,作者描绘了一幅鹜影倩影的景象,以及欠落的夕阳余晖。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物行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意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老人的尊敬和对自然之美的赞颂。诗人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相互融合、和谐共存,无论大小都能逍遥自在,不需要烦恼和争斗。这种境界所传达出的淡泊和宁静的心态,也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反思。
抛了儒书读相书,却将冷眼看诸儒。曾生肯伴诚斋否?共个渔舟入五湖。
头白高僧心已灰,石菖蒲长水蕉开。庄严茗事炉烟起,不用关防俗子来。
八月凉风动高阁,千金丽人卷绡幕。已怜池上歇芳菲,不念君恩坐摇落。世上荣华如转蓬,朝随阡陌暮云中。飞燕侍寝昭阳殿,班姬饮恨长信宫。长信宫,昭阳殿,春来歌舞妾自知,秋至帘栊君不见。昔时嬴女厌世纷,学吹凤箫乘彩云。含情转睐向箫史,千载红颜持赠君。
徭役苦流滞,风波限溯洄。江流通地骨,山道绕天台。有鸟图南去,无人见北来。闭门沧海曲,云雾待君开。
贪閒常怕拆人书,今日开缄病已无。数纸云情动金石,一篇天籁集笙竽。心交物类相感志,愿在衣冠盛事图。稍稍斯文振吾党,快来青鬓躐华途。
势似孤峰一片成,坐来疑有白云生。主人莫怪殷勤看,远客长怀旧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