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
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
天地有何外,子孙无亦闲。
当时若征起,未必得身还。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经九华费征君墓》是唐代杜荀鹤创作的一首吊念诗。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凡去吊念先生的人,往往受到棘刺的伤害。却不知道先生的墓葬在高耸的九华山上。天地之间还有什么比得上先生的墓葬,而子孙们又有什么令人忙碌的事情。在当时,如果出征而去,未必能够平安回来。
诗意:
这首诗是杜荀鹤用来表达对逝去的先生的怀念之情,并反思生死的和墓葬的问题。诗中通过对吊念先生者的描述,呈现出前往墓地所遭遇的艰险。而先生的墓葬之高处于九华山,把先生与天地相连,也让人思考墓葬之意义和重要性。此外,诗人用子孙无亦闲来表达对现世事务的冷淡,借此衬托先生的墓葬之珍贵。最后两句则表达了生者面临的封疆大业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强调了生者的虚妄。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凝练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逝去的先生的敬重之情和对生死境地的思考。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吊念者的痛苦和墓葬之高的对比,衬托出了先生的墓葬之尊贵。通过思考墓葬、天地、子孙等元素,诗人表达了对生死和世俗事务的淡漠态度。最后两句以对封疆大业的反思,表达了对生者身世的不确定性和虚妄。整首诗意味深长,反映了杜荀鹤对生死、墓地和人世间虚妄的思考。
梅花好,千万君须爱。比杏兼桃犹百倍。分明学得嫦娥样,不施朱粉天然态。蟾宫里,银河畔,风霜耐。岭上故人千里外。寄去一枝君要会。表江南信相思?。清香素艳应难对。满头宜向尊前戴。岁寒心,春消息,年年在。
幽幽池馆锁苍苔,万朵芙蓉取次开。却似昭阳旧宫女,含娇只待翠华来。
华严长者貌古奇,紫瞳奕奕双眉垂,颜如桃花两侍儿,问其姓名自不知。嗫嚅欲吐新奇词,岂亦有虎来护持。维摩高卧尽不应,蓬山藏史策马驰。三豪兀坐浑如痴,错认醍醐是酒卮,谁将此景付画师。
占断百花白,摘来三伏凉。着身素馨国,荀令未为香。
贵友高车照簪组,富友黄金轻粪土。二友方论富贵交,以漆倾胶入心腑。一朝金尽囊无馀,门前不见簪组车。贵人今车底似昔,早失黄金旧时客。由来结交要势均,一轻一重难为人。滔滔世上耳馀辈,寂寥管鲍今埃尘。交情以势不以义,今日虽同明日异。君子结交自有持,贱贫富贵不我移。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叹我凄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莫。潇湘水国傍鼋鼍,鄠杜秋天失雕鹗。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