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胜庭前折小梅,净居门外蹑枯苔。
日烦禅老羞茶供,亲与田翁把酒杯。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净居劝农三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净居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劝导农民勤劳耕种的心声。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净居庭前摘下小梅,
门外踏着枯萎的苔。
白天烦忧禅师羞饮茶,
亲爱的田翁共举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净居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景象。诗人折下小梅,意味着他身处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而踏着枯萎的苔则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消逝。禅师白天的烦忧使他不愿意喝茶,这里可以理解为禅师对物质享受的淡漠态度,而田翁则表示了亲密友人的关系,二人共举杯,共同品味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词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推崇。净居代表了宁静祥和的生活环境,小梅的摘取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欣赏。踏着枯苔,折梅而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禅师羞于享受物质世界,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而与田翁共举杯,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这首诗词饱含着田园诗的特点,表达了对自然、人情和生活的赞美。通过描绘净居、小梅、枯苔、禅师和田翁等元素,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好的乡村景象中,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对禅师与田翁的对比,也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和对真正的快乐的追求。
总之,陈造的《净居劝农三首》通过描绘田园景象和反思人生,以及对禅师和田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人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与君非复昔年时,我瞎君聋各已衰。萤案头光何必照,蚁床下斗不须知。嵇康老觉形骸懒,扁鹊亡无耳目医。只恐蒲轮催强起,林间未免独吟诗。
茫茫世事等浮萍,愁绪方浓醉又醒。日月双飞天不老,干戈百战地常腥。此时弓马多秦戌,何日衣冠见汉庭。宇宙西风愁不尽,谁家门巷草青青。
夜久残暑尽,好风来满襟。床空唯唯轩,冠小不施簪。竹影乱凉月,林梢转晓参。人心有喧寂,何必欲云岑。
庭中下乾鹊,门外传远书,小印红屈蟠,两端黄蜡涂。开缄展矮纸,滑细疑卵肤。首言劳良苦,後问逮妻孥,中间勉以仕,语意极勤渠。字如老瘠竹,墨淡行疏疏。诗如古鼎篆,可爱不可摹。快读醒人意,垢痒逢爬梳。细读味益长,炙毂出膏腴。行吟坐卧看,废食至日晡。想见落笔时,万象
秀眉广宇,不如鲁山。槁项黄馘,不如漆园。韬光匿名,将在双井。谈玄说妙,热谩两川。枯木突兀,死灰不然。虚舟送物,成百漏船。
远事诸侯出,青山古晋城。连行麹水阁,独入议中兵。夜雨新田湿,春风曙角鸣。人传府公政,记室有参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