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经孟浩然鹿门旧居二首》

孟子终焉处,游人得得过。
dz深黄狖小,地暖白云多。
孔圣嗟大谬,玄宗争奈何。
空馀岘山色,千古共嵯峨。
花落谷莺啼,精灵安在哉。
青山不可问,永日独裴回。
冢穴应藏虎,荒碑只见苔。
伊余亦惆怅,昨日郢城回。

作者介绍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作品评述

《经孟浩然鹿门旧居二首》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孟子的终焉之地,游人的经历,以及对孔子和玄宗的思考。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孟子的旧居,游人能够得以游览。
深黄狖小,地暖,云彩众多。
孔圣对此大为惋惜,玄宗又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仍然留存着岘山的美景,千古共同见证着其独特之处。
花儿凋谢,山谷中鸟儿啼叫,精灵们如今在何方?
青山无法询问,长日子里孤独地回望。
这个墓地里可能藏有猛虎,而荒废的碑上只能看到苔藓。
我也感到哀伤,昨天才在郢城回首。

诗意:
诗中通过描写孟子的旧居和游人的经历,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和历史的思考和敬仰。诗人以孟子的旧居为背景,揭示了时代的更迭和人事的消长。他对孔子和玄宗的评价,体现了历史的见证和对人物命运的思考。诗人也表达了对自身命运和环境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人事的无情的思考。

赏析:
该诗词以孟子的旧居为背景,以孟子和玄宗为象征,通过描绘鹿门的景色,以及对历史和人事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圣贤和历史的敬仰之情。诗中使用了丰富的形象和隐喻,诗人通过描述山谷中的花朵凋谢和鸟儿的啼叫,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之情。整首诗以平凡的景物和个人经历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命运的轮回,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 《病中放言五首》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 《用刘汀洲左顾亭韵》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 《华亭十咏·三女岗》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空馀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 《以诗句咏梅·真与雪霜娱晚景》

    难得雪成持,不标风无赖。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 《接待》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 《用前人韵招山行以春为期》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领先春闱。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