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
羁离官远郡,虎豹满西京。
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
归去在何时,流泪忽沾缨。
忧来上北楼,左右但军营。
函谷行人绝,淮南春草生。
鸟鸣野田间,思忆故园行。
何当四海晏,甘与齐民耕。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诗词:《京师叛乱寄诸弟》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中文译文:
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
羁离官远郡,虎豹满西京。
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
归去在何时,流泪忽沾缨。
忧来上北楼,左右但军营。
函谷行人绝,淮南春草生。
鸟鸣野田间,思忆故园行。
何当四海晏,甘与齐民耕。
诗义:
这是一首写给作者兄弟的诗。诗人在年轻时,就遭遇了动荡的时局,成年后又经历了乱世的几十年。他被迫离开家乡,远离亲人和故土,被困在朝野纷争的京城。他怀念家中的犬马,思念亲人的深情。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他流泪不止,泪水甚至沾湿了衣领。忧虑来临时,他常常上北楼望望四周,只见到的却是军营和战争的痕迹。他曾经多次寄信给家乡,却再也没有回音。淮南的春草长满了田野,鸟儿在野地间歌唱,让他更加思念故乡的景色和美好的往事。他希望时光能够过得安宁,能够过着平凡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乱世的苦闷。诗人以简洁而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家乡、亲友及平凡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动荡的时局、离乡的羁绊和长期的漂泊之苦,以及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通过对自己的遭遇和心境的描绘,以及对家乡生活的向往,诗人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乱世的反思。整首诗抒发了对乡愁、对和平的渴望,给人以思考和感慨之情。
小靥人怜都恶瘦,曲眉天与长颦。沈思欢事惜腰身。枕添离别泪,粉落却深匀。翠袖盈盈浑力薄,玉笙袅袅愁新。夕阳依旧倚窗尘。叶红苔郁碧,深院断无人。
闭门万事不相关,饱受人间一味闲。琴荐涧生识雨至,衣篝香冷叹春残。早曾寄傲风烟表,晚尚锺情水石间。小市酒旗能唤客,试寻邻曲共幵颜。
药采人间足,方从肘从参。年来医罕间,老去病多谙。风雨关淫疾,刀圭辨苦甘。君看不龟手,犹败越人南。
巍巍堂堂,磊磊落落。闹处刺头,稳处下脚。脚下线断我自由,鼻端泥尽君休斲。莫动著,千年故纸中合药。
家住东吴白石矶,门前流水浣罗衣。朝来系着木兰棹,闲看鸳鸯作对飞。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