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明非暗亦非台,万像从教影现来。
刚被老卢书破壁,没尘埃却有尘埃。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镜堂》是宋代佛教僧人释绍昙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的主题是关于万物的真实面貌和本质,以及人们对于真实和表象的认识和理解。
诗中说到“非明非暗亦非台,万像从教影现来”,表现了一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认为事物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存在于中间状态。人们应当以这种方式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接下来诗中提到“刚被老卢书破壁,没尘埃却有尘埃”,暗示着人们对于真实的认识需要经过一定的磨难和思考,才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这里的“老卢”指的是道家学派的卢祖皋,他的书《通玄真经》是一部阐述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表象、追求真实的思想,强调人们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够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质。
细如虾蚓足留连,大可蛟鲸出自然。当使川流应到海,只今坎止亦成渊。民忧不见尧咨日,地碍何由禹凿穿。何惜卧龙无意思,不随云去雨春田。
鼓钟喤喤,声筦锵锵。剑佩弃庭,济济洋洋。礼典告德,皇心乐康。于万斯年,受福无疆。
处士孤怀少往还,平时一刺字多漫。能容著帽挥谈拂,可见高人礼数宽。
峦树棲禽暖不飞,不如弓缴有危机。季鹰若悟蓴鲈好,应悔江东不蚤归。
虾蟆翻出阔,曲鳝草之长。门前飞八百,屋后走千张。
寂寂精庐切半空,古原高下稻花中。莲趺披素轻云梵,花萼雕红细雨宫。孤鹤睡迷千树月,断蝉吟绕五更风。心縻尺组遥相谢,归马南蹄疾似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