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多然烛,通宵莫掩扉。
客愁当暗满,春色向明归。
玉斗巡初匝,银河落渐微。
开正献岁酒,千里间庭闱。
《京中守岁》是唐代丁仙芝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在京城守岁的情景,展现了岁末年初的喜悦和豪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守岁多然烛,通宵莫掩扉。
客愁当暗满,春色向明归。
玉斗巡初匝,银河落渐微。
开正献岁酒,千里间庭闱。
诗意是通过描绘京城守岁的场景,表达出作者对新年来临的兴奋和期待。烛光照亮了整个夜晚,人们通宵不眠,不掩门扉,将烛光灯火照亮整个家园。但是,客人们却也因离乡背井而感到思乡之情,他们将忧愁留在暗处,迎接春天的到来。时间不断流转,玉斗开始第一次转动,银河渐渐消失。在这个重要的时刻,祭祀之酒被打开,向千里之外的人敬献,家庭的庭闱因此更加热闹喜庆。
整首诗通过对岁末年初的守岁活动的描绘,表达出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的喜悦和向往。烛光象征着希望和温暖,而烛光映照的人们则在新年之初放下了忧愁和烦恼,将目光投向了美好的未来。同时,通过玉斗和银河的描述,诗意更加凸显了岁月的流转,时间的飞逝。这是一首富有节日气氛的诗词,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待阙南风欲炷香,东风打并住西堂。石榴已著乾红蕾,却问春归有底忙。
相逢仍朔漠,相问即波涛。江思苇花折,笛声关月高。簿书君阅倦,章句我吟劳。竟夕空凭阁,长河漴石壕。
功名富贵付悠悠,高卧山城又过秋。燕坐香灯为静侣,闲行麋鹿是同游。青黄草木新霜过,潇洒溪山夜雨收。回首十年梁苑客,枉教白却少年头。
魏武子孙今寂莫,唐来只有画将军。邺城初见黄须面,尚喜登堂词若云。乃公白首图籍里,小心恐惧教其子。文章锦心仍绣腑,屠龙殚家安用许。半年系船康海门,官忙不共持一樽。冈头黎花吹欲尽,淮口汴流来正浑。鄙夫日欲向吴越,官满一封飞魏阙。着书虎观未敢言,蔽身蝉叶真痴绝。
古人务乐善,见士即推毂。今也多忌才,对面远贤蜀。顾予尝喜学,幽室未偶烛。幸会才翘翘,深惭识碌碌。升堂听高论,惟愁日景促。经义许叩击,诗章容往复。荷公引重语,玞珉变良玉。一违几席来,羲娥变昏旭。远闻落帽节,宾朋相追逐。剩摘篱下黄,痛饮杯中醁。清谈已忘倦,佳篇
齿疏鬓白两眸昏,万事无堪老病身。脱粟犹沾太仓禄,法冠仍忝外台臣。直缘迂僻求闲地,岂是孤高慕古人。英俊满朝皆稷契,太山何少一飞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