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荆州十首》

残腊多风雪,荆人重岁时。
客心何草草,里巷自嬉嬉。
爆竹惊邻鬼,驱傩聚小儿。
故人应念我,相望各天涯。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荆州十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荆州十首

残腊多风雪,荆人重岁时。
The end of the twelfth month is filled with wind and snow, the people of Jingzhou anticipate the New Year.

客心何草草,里巷自嬉嬉。
The hearts of visitors are in a hurry, while the streets and lanes are filled with joy.

爆竹惊邻鬼,驱傩聚小儿。
Firecrackers startle the neighboring spirits, driving away the evil spirits and gathering the children.

故人应念我,相望各天涯。
I hope my old friends will remember me, although we are separated by vast distances.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荆州地区在年末迎接新年的景象,以及苏轼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以“残腊多风雪”来形容荆州地区临近年末的严寒气候,寒冷的天气使人们期待新年的到来。接下来,诗人提到“客心何草草”,意指远离家乡的游子们心急如草。然而,尽管离乡别井,荆州的里巷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人们在这里自得其乐,尽情享受着节日的喜悦。

接着,诗中出现了“爆竹惊邻鬼,驱傩聚小儿”,描绘了人们放鞭炮来驱散邻近的鬼神,同时孩子们也聚集在一起玩耍。这里的“爆竹”和“傩”都是传统的节日习俗,表达了人们在这个时刻驱散邪恶、辟邪纳福的愿望,以及孩子们快乐的欢聚场面。

最后两句“故人应念我,相望各天涯”表达了苏轼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尽管身处异乡,他期待着故人们也能想起他,尽管相隔遥远,但他们心心相印。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荆州地区冬末迎接新年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节日的喜庆和人们的欢聚,诗中透露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赞颂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又次韵彦博游无为寺二首》

    东风力弱未扬埃,密泛丛兰有意哉。可是伸眉须酒满,只应弹指又花开。吹毛句妙无人领,击钵诗工着底催。照水只愁羞冕绂,勋名盖世亦时来。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老汉才生便著忙,周行七步似颠狂。赚他无限痴男女,开眼堂堂入镬汤。

  • 《感皇恩》

    酒晕衬横波,玉肌香透。轻袅腰肢妒垂柳。臂宽金钏,且是不干春瘦。捻金双合字,无心绣。鬒云半堕,金钗欲溜。罗袂残香忍重嗅。渡江桃叶,肠断为谁招手。倚阑凝望久,眉空斗。膏雨晓来晴,海棠红透。碧草池塘袅金柳。

  • 《莺啼序》

    银云卷晴缥缈,卧长龙一带。柳丝蘸、几簇柔烟,两市帘栋如画。芳草岸、弯环半玉,鳞鳞曲港双流会。看碧天连水,翻成箭样风快。白露横江,一苇万顷,问灵槎何在。空翠湿衣不胜寒,日华金掌沆瀣。甃花平、绿文衬步,琼田涌出神仙界。黛眉修,依约雾鬟,在秋波外。阁嘘青蜃,楼啄

  • 《江城子》

    夕阳低尽柳如烟。淡平川。断肠天。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断云飞雨又经年。思凄然。泪涓涓。且做如今,要见也无缘。因甚江头来处雁,飞不到,小楼边。

  • 《龋齿》

    人生天地间,本非金石坚,况复历岁久,蠹坏无复全。龋齿虽小疾,颇解妨食眠,昨暮作尤剧,颊辅相钓联。欲起嬾衣裳,欲睡目了然,恨不弃残骸,蜕去如蛇蝉。或当学金丹,挥手凌云烟,逢师定悠悠,丹成在何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