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靖州太守李秀实挽词二首》

伊昔观灯火,居然饮彻明。
一旬聊隐几,万日遽成茔。
回首歌钟地,伤心挽铎声。
朔风知客恨,犹欲返铭旌。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作品评述

《靖州太守李秀实挽词二首》是宋代文人周必大所写的一首挽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伊昔观灯火,居然饮彻明。
一旬聊隐几,万日遽成茔。
回首歌钟地,伤心挽铎声。
朔风知客恨,犹欲返铭旌。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悼念靖州太守李秀实而写的。诗词以回忆和哀思之情抒发,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李秀实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李秀实的敬仰和对逝去岁月的无奈和感叹。

赏析:
这首诗词以古朴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李秀实的怀念之情。首句描述了当初诗人与李秀实共同观赏灯火的景象,暗示了彼时的欢乐和亲近。接着,诗人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表达了对李秀实的思念之情。一旬之隐,万日之茔,形容时间的流逝之快,而李秀实已成为过去,仅存于回忆之中。

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回首过去的心情,歌钟声和挽铃声象征着悼念之声,使诗人的思绪回到了过去的时光,感叹光阴的转瞬即逝,以及李秀实的离去给他带来的伤痛。

最后两句以朔风和铭旌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和李秀实的情感追思。朔风知客恨,表明诗人的客情难舍,犹欲返铭旌,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重新铭记李秀实的功绩和品德,使其名字永远流传。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的李秀实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展示了对光阴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逝去岁月和英才的追忆和怀念之情。

  • 《满江红 卢沟桥》

    半世乾忙,漫走遍、燕南代北。凡几度、马蹄平踏,卧虹千尺。眼底关河仍似旧,鬓边岁月还非昔。并阑干、惟有石狻猊,曾相识。桥下水,东流急。桥上客纷如织。把英雄老尽,有谁知得。金斗未悬苏季印,绿苔空渍相如笔。又平明、冲雨入京门,情何极。

  • 《赋应门照绿苔》

    宫阙何年月,应门何岁苔。清光一以照,白露共裴回。 ——李益珠履久行绝,玉房重未开。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吹来。 ——法振

  • 《谭贺州勉赋水仙花四绝》

    会逢青帝欲回春,先与梅花清路尘。自别其衣黄一点,示吾不敢与兄均。

  • 《濉阳行》

    黄昏日暮驱羸马,夜宿濉阳烽火下。此地新经杀戮来,墟落无烟空碎瓦。层冰塞断隋朝水,一道银河贯千里。愁心翻覆梦难成,病仆呻吟呼不起。泗水三千招义军,本是征战邀殊勋。十年麾下蓄壮气,一朝此地为愁人。昨日太阳回照烛,转见天心重含育。早晚东风的发生,古堤春草年年绿。

  • 《卜算子》

    得酒解愁烦,多病还疏酒。本是多情失意人,此味如何受。沈醉且高歌,不饮心常有。守著残灯斗著眉,怎不腰肢瘦。

  • 《次韵游龙门十绝》

    飞泉溅雪林华湿,盘石生云古藓乾。早着些词招隐去,泰山有贼脍人肝。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