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病身未死,轻安人屡亡。
穹旻不可问,浮世转加伤。
三十共嗟短,百年同好长。
未能齐一梦,何以事空王。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久病有感因示后学》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久病有感因示后学,
长期的病痛给我启示,
身体虽未死去,但心灵早已多次失落。
天地的奥秘无法探问,
尘世的变幻更加伤感。
三十年的人生如此短暂,
百年共同追求的理想却如此长久。
我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何能奉献于虚幻的王朝呢?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长期病痛中感悟生命的短暂和人世间的无常。他意识到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但却能够通过长久的努力去追求理想和追寻真理。然而,作者自己由于病痛的困扰,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虚幻的权力和荣耀也感到迷茫。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思考。通过描绘自己的病痛经历,作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诗中的对比与反转使得诗意更加深远,同时也呈现出对现实世界的冷峻和对内心追求的渴望。整首诗词以悲凉的情感和深沉的哲思打动读者,使人对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该诗词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追求和虚幻权力的思考。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和追求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学性质。
霜钟侵漏急,相吊晓悲浓。海客传遗偈,林僧寫病容。漱泉流落叶,定石集鸣蛩。回首云门望,残阳下远峰。
八月无霜塞草青,将军骑马出空城。汉家天子西巡狩,犹向江东更索兵。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
孤芳高节共亭亭。
千里伤行客。
人物如公乃作州,不知谁合至公侯。清名不与官称等,颇解天公用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