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俞夫子,兼旬不寄书。
官居还独冷,體力复何如。
药石宁须尔,炎凉一任渠。
诗能驱瘧鬼,下笔莫踌蹰。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久不得广文俞同年书颇闻病瘧小诗往问讯》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虞俦对好友广文俞夫子长时间未联系的担忧和关切,同时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上的孤独和身体上的疲惫。虞俦表示自己虽然身处高官之位,但仍然感到寒冷孤寂,体力逐渐不如从前。他询问广文俞夫子的身体状况,同时希望他能及时寄来消息。诗中虞俦提到药物和疾病,暗示了广文俞夫子患上了瘟疫,虞俦希望他早日康复。最后,他鼓励自己要运用诗歌的力量来驱赶疟疾的困扰,勉励自己在写作时要坚定而不犹豫。
这首诗词流露出作者对友谊的深情厚意,他对广文俞夫子的牵挂和关心溢于言表。虞俦在表达自己的孤独和疲惫时,通过描绘广文俞夫子的病状,表达了对友人健康的期盼和祝福。诗人在最后两句中,以诗歌的力量鼓励自己勇敢面对困难,坚定地写下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并通过对友情、孤独和健康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境遇的思索。通过对诗中情感的表达和写作态度的呼应,读者可以体会到宋代士人在官场生活中的孤独与疲惫,同时也能感受到友谊和诗歌给他们带来的安慰和慰藉。
虞俦以平实的语言和朴素的意境,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融入到这首诗中,使读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被唤起对友谊、孤独、健康和坚持的思考。
孤高齐帝石,萧洒晋亭峰。(见《漳州名胜志》)。境旷穷山外,城标涨海头。
云边人种麦,天际我归舟。月色轻寒夜,笛声何处楼。久晴人渴雨,倦仕我思休。高士传闲看,东篱花正幽。
始见斗柄回,复兹霜月霁。河汉上纵横,春城夜迢递。宾筵接时彦,乐燕凌芳岁。稍爱清觞满,仰叹高文丽。欲去返郊扉,端为一欢滞。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棒头挑起葫芦,手里伸出钵盂。噇酒噇肉破落户,天上人间大丈夫。
姑苏台枕吴江水,层级鳞差向天倚。秋高露白万林空,低望吴田三百里。当时雄盛如何比,千仞无根立平地。台前夹月吹玉鸾,台上迎凉撼金翠。银河倒泻君王醉,滟酒峨冠眄西子。宫娃酣态舞娉婷,香飙四飒青城坠。伍员结舌长嘘嚱,忠谏无因到君耳。城乌啼尽海霞销,深掩金屏日高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