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久旱》

农郊阡陌起黄尘,望断天涯绝点云。
疏懒无情讼风伯,幽窗时读退之文。

作者介绍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歷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爲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爲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着书讲学,东南学者推爲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併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久旱》是宋代诗人杨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久旱

农郊阡陌起黄尘,
望断天涯绝点云。
疏懒无情讼风伯,
幽窗时读退之文。

译文:
在农村乡野,黄土飞扬弥漫,
眺望远处,天涯尽头云彩消散。
懒散无心争辩的讼风伯,
在幽静的窗前,时常阅读退隐之士的文章。

诗意:
《久旱》描绘了一个乡村景象,农郊黄土飞扬,天空中的云彩似乎在远处消散。诗人以农村的景物为背景,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宁静退隐的心情。他抨击了世俗的争斗和纷争,表达了对闲散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诗词以农村景象为主题,通过描绘黄土飞扬的情景,展现了农村的质朴和朴素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眺望远处的天涯,表达了对远离纷扰的渴望,同时表现出他对繁琐争辩的厌倦和懒散的态度。在幽窗之间,他读着退隐之士的文章,体味其中的深意,寻求精神的满足和宁静的心境。

整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农村景象和退隐文人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烦嚣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该诗以简约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清新的思想内涵,展示了杨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人生境界的独到见解。

  • 《送侯秀才南游》

    芳草随君自有情,不关山色与猿声。为看严子滩头石,曾忆题诗不著名。

  • 《陵阳送客》

    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兰舟倚行棹,桂酒掩馀樽。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

  • 《一叶落》

    泪眼注,临当去,此时欲住已难住。下楼复上楼,楼头风吹雨。风吹雨,草草离人语。

  • 《祝英台近·荷花》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两凝伫。别后歌断云间,娇姿黯无语。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 《汉宫春(重和)》

    吏隐南昌,问盘根几世,长子孙枝。仙风道骨如此,信不吾欺。素姿倾国,□难昏、坐觉愆期。算好与、水仙作配,又还恨不同时。岁晚寻盟有几,早兰辞湘浦,竹谢东篱。自向月中弄影,雪里评诗。角声吹动,这一天、清兴关谁。刚唤起、赤松孤竹,此心惟许君知。

  • 《谢送蜡梅三首》

    化工团蜡作寒梅,绝胜牛酥点滴开。不是前村深雪里,蜜蜂应认暗香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