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忆西湖,湖上春来无限景。
吴姬个个是神仙。
竞泛木兰船。
楼台簇簇疑蓬岛。
野人只合其中老。
别来已是二十年。
东望眼将穿。
潘阆(?~一○○九),字梦空(影印《诗渊》册一页四○九),自号逍遥子(《青箱杂记》卷六),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太宗至道元年(九九五)召对,赐进士及第,爲国子四门助教。真宗时,爲滁州参军。大中祥符二年,卒于泗上。有《逍遥集》。事见《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二○。 潘阆诗,以《知不足斋丛书》所收《逍遥集》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苏州市图书馆藏清钞本,参校清陈焯《宋元诗会》(简称诗会)。并从《会稽掇英总集》、《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十一首,编爲第二卷。
酒泉子(十之三)
长忆西湖,湖上春来无限景。
吴姬个个是神仙。竞泛木兰船。
楼台簇簇疑蓬岛。野人只合其中老。
别来已是二十年。东望眼将穿。
中文译文:
长时间回忆起西湖,湖上春天带来了无尽的美景。
吴姬个个都像神仙一样。他们在木兰船上相互竞逐。
楼台密密麻麻,犹如蓬莱仙岛。只有诗人适合在那里。
别离已经二十年了。往东眺望,眼前即将穿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潘阆对西湖的怀念之情。诗人在长时间的思念中,回忆起了西湖上春天的美景。他形容吴姬们像神仙一样,在木兰船上相互比拼。楼台簇簇,像蓬莱仙岛一般令人疑惑。野人只有诗人适合在那里,享受其中的宁静与美好。而与西湖的别离已经有二十年之久,诗人遥望东方,眼前的景象即将穿透心扉。
赏析:
这首诗词以西湖为背景,通过描绘湖上的春景以及诗人的思念之情,展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怀旧与对故地的眷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将吴姬比作神仙,将楼台比作蓬莱仙岛,以此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最后,诗人对西湖的思念之情连同时间的流逝,使诗词带有凄楚之意。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西湖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忘怀的情感,向读者展示了西湖的美丽与千年的历史底蕴。
初听高枝鹎鵊鸣,旋闻深井辘轳声。堙笼小合犹疑雨,日射东窗顿作晴。古洗注汤供浇濯,春畦摘菜助炰烹。老人颓惰虽堪笑,终胜胸中怀不平。
明时君尚富春秋,岂比衰翁远自投。智略未应施畎亩,上前他日望吾丘。
决烈修真,殷勤办道,万缘识破皆空。太虚鼎内,默默养和冲。一颗灵珠灿烂,光辉似、月射千峰。长春景,五云台上,芝草吐香风。这些微妙理,有缘端的,千里相逢。纤尘不染,清净是真功。日用头头不昧,超生灭、法界难笼。还能此,逍遥自在,处处是仙宫。
孰计还家底许居,政犹秋雨堕芙蕖。只今敢谓岁不与,自省从来术故疏。刍秣可怜哀病颡,江湖宁得欠舂锄。小舟已向山阴去,但遣和诗慵报书。
观音妙智力,应感随缘度。芝师访东坡,宁辞万里步。道义偶相契,十年同去住。行穷半世间,又欲浮杯渡。我愿焚囊钵,不作陈俗具。会取却归时,只是而今路。
垂胆新瓷出汝窑,满中几荚浸云苗。瓶非貯水无由罄,叶解流根自不凋。露缀疑储陶令粟,风摇欲响许由瓢。相携同到绿天下,别是闽山一种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