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九日登辟支岩过丁元晖给事墓及仲弟新阡二首》

历历向时游览处,重来年已迫桑榆。
大衾尚欲同林下,华表安知忽路隅。
自古曾悲摘瓜蔓,即今不共插茱萸。
人生患不高年尔,到得年高万感俱。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九日登辟支岩过丁元晖给事墓及仲弟新阡二首》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历历向时游览处,
重来年已迫桑榆。
大衾尚欲同林下,
华表安知忽路隅。
自古曾悲摘瓜蔓,
即今不共插茱萸。
人生患不高年尔,
到得年高万感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登上辟支岩,参观了丁元晖给事墓和仲弟新阡的情景。诗人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他对自己的年华已经逼近傍晚时分感到惋惜。他看到大衾仍然悬挂在林间,而华表却无法预知自己将来的去路。诗人引用了历史上摘瓜蔓而悲伤的故事,表达了即使现在不插茱萸(象征长寿)也不会共享长寿的情感。最后,诗人认为人生的患处不在于年轻,而是到了年高时才会深切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一切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登高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来表达诗人对光阴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的手法,使诗词更富有意蕴。诗人通过对大衾和华表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无常性,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他认为人生的患处不在于年轻,而是到了年老时才会深切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一切的变迁。整首诗词以深沉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为主题,给人以思索和反思的空间,让读者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时间的珍贵有所思考。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