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辔西游叠石溪,断崖环合与云齐。
飞泉亦有留人意,肯负他年尚此栖。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九日登寿安县锦屏山下宿邑中》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并辔西游叠石溪,
断崖环合与云齐。
飞泉亦有留人意,
肯负他年尚此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九月九日登上寿安县锦屏山下的宿邑中的情景。诗人骑着马匹向西游走,穿过叠石溪。周围的山峦陡峭,与云朵平齐。诗人注意到有一泉水从山上飞流而下,它也似乎有着留人的意愿。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愿意留在这个美丽的山谷,不负来年依然在此栖居的心愿。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谷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诗中使用了一些富有意象的词语,如"叠石溪"、"断崖环合"和"飞泉",生动地描绘了山谷的景象,给人以美的感受。通过诗人选择在九月九日这个特定的日子写作,也增加了诗词的情感色彩。
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愿意留在这个地方的决心,表示不愿负背井离乡的想法,希望继续在这个山谷中安居。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对山谷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蕴含着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希望追求内心真实和自由的愿望。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谷的美景,并通过与自然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好雨知时,万金欲买初无价。种花*罢。似为芳枝下。花重宫城,好个风人雅。从飘洒。探花走马。明日春如画。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山县绕古堞,悠悠快登望。雨馀秋天高,目尽无隐状。绵连滍川回,杳渺鸦路深。彭泽兴不浅,临风动归心。赖兹琴堂暇,傲睨倾菊酒。人和岁已登,从政复何有。远山十里碧,一道衔长云。青霞半落日,混合疑晴曛。渐闻惊栖羽,坐叹清夜月。中欢怆有违,行子念明发。仅能泯宠辱,未免
前一首,自为之也年少登高意气多。黄花压帽醉嵯峨。如今满眼看华发,强捻茱萸奈老何。千叠岫,万重波。一时分付与秦娥。明年身健君休问,且对秋风卷翠螺。
携书访故人,岂惮往来频。潭净开天镜,山昏着雾巾。林居常扫叶,石径不吹尘。幽僻宜沦隐,时时得句新。
歌舞留宾意自多,华灯数问夜如何。白头病客无才思,惯卧茅檐长薜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