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九日集清凉佳处》

老笔盘空墨未乾,最佳处与着危栏。
江山分与诸贤客,风雨专为九日寒。
白发自惊秋节序,黄花曾识晋衣冠。
未须诗较明年健,别做茱萸一等看。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作品评述

《九日集清凉佳处》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凉佳处在九日,老笔盘空,墨未干。最佳之处是危栏,江山分与贤人客,风雨专为九日的寒冷而来。白发自惊秋节序,黄花曾识晋衣冠。不必以诗歌来比拟明年的健康,别再像茱萸一样期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九月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感慨。诗词中的"九日"指的是九月,是秋天的季节,充满了凉爽的气息。作者使用了"老笔盘空,墨未干"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聊,暗示自己的才华荒废。诗中提到的"危栏"是指高处的栏杆,意味着诗人身处危险之中,暗示了他内心的忧虑和迷茫。

诗中还提到了"江山分与贤人客",表达了作者对江山和贤人的渴望,希望能与他们分享九月的清凉和寂寞。诗人将风雨与九月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季节的特点,同时也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年老和白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岁月的感慨。"黄花曾识晋衣冠"暗指自己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光,但现在已经过去,只能怀念。最后两句"未须诗较明年健,别做茱萸一等看"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再抱有希望,不再期待明年的健康和成功,不再像茱萸一样期待春天的到来。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悲凉和无奈的情绪,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通过对九月的描绘和对过去的回忆,传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意象的表达方式,将自然景色与人物心情相结合,营造出凄凉的氛围,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 《剑门关》

    凿开千里地,通得一隅天。叠嶂连三峡,重门扼两川。

  • 《颂古十首》

    错错,戏海狞龙,冲霄辽鹤。老慈明,无著莫,笑里重重露拴索。

  •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季札墓傍碑,古称尼父篆。始没春秋义,十字固莫浅。磨敲任牧童,侵剥因野藓。嗟尔後之人,万言书不显。

  • 《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

    雪芽近自峨嵋得,不减红囊顾渚春。旋置风炉清樾下,它年奇事记三人。

  • 《文成》

    文成五利老纷纷,方丈蓬莱但可闻。万里出师求宝马,飘然空有意凌云。

  • 《大暑戏赠希古》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