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陶元亮,闲居爱重九。
秋菊虽满园,无钱得沽酒。
怅望平野中,壶浆俄见雠。
开罇对来使,举盏属层岫。
自古节士中,高情复安有。
古人重出处,一往不复又。
俯仰愧前躅,留滞成衰朽。
名玷金闺籍,事落田夫后。
无地可扶犁,有乡但回首。
黄花开已晚,红萸犹可嗅。
闭户无杂宾,独理槽床溜。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九日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嵲。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忆起昔日的陶元亮,平日里他喜欢在九月重视这个日子。虽然园中的秋菊盛开,但却没有钱买酒来享受。我怅望着平野之中,壶浆却看到了争斗的场面。我开罇迎接使者,举起酒杯对着层层山岳。自古以来,节操高尚的士人中,有着高尚的情操和安详的心境。古人重视出身,一去不复返。我低头仰望,愧疚自己的过往,留恋的停滞已成为衰朽。名誉被玷污,宅院变成了农夫的居所。无处可扶犁耕种,只能回望故乡。黄花已经开得太晚,只剩下红萸的香气可闻。我闭起门户,没有杂客光临,独自整理着床榻。
诗意:
《九日三首》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境遇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失望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诗中的主人公陶元亮象征了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志向,而诗人自己则感到自身的局限和无奈。诗人通过对陶元亮的怀念和对自己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朴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处境和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对高尚情操和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的景象虽然简单,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展示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局限性。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忧郁和感伤的情绪,通过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高尚理想和精神追求的渴望。
这首诗词在描绘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普遍现象和价值观。诗中对士人的高尚情操和传统观念的重视,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都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真实写照。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给人以深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遭遇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失望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一些普遍情感和价值观。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使读者在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个人命运、人生意义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不见陶家门外柳,柴扉一径遥通。闭门终日掩清风。感君高节,绿荫向人浓。篱落萧疏鸡犬静,日长飞絮濛濛。先生一醉万缘空。经时高卧,不到翠阴中。
宿雾初披縠,晨霞暂照梁。千金经换笑,七驾未成章。尘暗神妃襪,衣残侍史香。深情传宝瑟,终古怨清湘。
异枝同颖绕祥云,贡入南州瑞木新。并影薰风舞交翠,要知仁政在斯民。
山间藜杖看初春,忽报沧洲除命新。今日昌黎司宪部,几年陆贽任词臣。扶持世道岂无策,宗主时贤今有人。老懒贵游书尽绝,一诗隃寄霅江滨。
萧条安化驿,倦客思悠哉。积水连天阔,青山送客来。疏篱风卷叶,败屋雨生苔。寄语淮阳旧,人今放逐回。
佳花香蔼蔼,老柏意萧萧。如何苍翠质,许附繁柔条。仙人踏锦障,衬步武夷桥。愿托岁寒心,凌虚上烟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