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九日三首》

瓢尊空挂壁,九日若为欢。
白发逃无计,黄花开已阑。
酒悭惭对客,风起任飘冠。
赖有陶翁伴,贫居得自宽。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九日三首》是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瓢尊空挂壁,九日若为欢。
白发逃无计,黄花开已阑。
酒悭惭对客,风起任飘冠。
赖有陶翁伴,贫居得自宽。

中文译文:
酒盛的瓢尊空挂在壁上,九日如何能够开怀欢乐。
年老头发白了,逃避无可奈何,黄花已经谢尽。
对待宾客时,我对酒感到悭吝,风起时随飘帽而去。
幸好有陶渊明陪伴着,贫穷的居所中也能自得安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苏辙在九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的心境和感受。九日在古代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通常用来祭祀祖先和祈求丰收。然而,诗中的作者并没有如同他人一样庆祝和欢乐,而是感到忧愁和烦恼。

首节描述了酒盛的瓢尊空挂在壁上,暗示作者在这个节日里没有心情享受丰盛的美酒。第二节描绘了作者年老头发已经白了,逃避现实却无可奈何,黄花已谢的景象。这里的黄花可能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第三节中,作者提到自己对待宾客时对酒感到悭吝,表现出他的心境愁苦和情绪低落。风起时随飘帽而去,也许是意味着作者面临的困境和飘忽不定的命运。

然而,在最后一节中,作者提到幸好有陶渊明陪伴着,指的是陶渊明的文学作品给予了他精神上的安慰和慰藉,使他在贫穷的居所中也能够得到内心的安宁。

整个诗词以简练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他对陶渊明文学的敬仰和借鉴。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陶渊明的致敬,作者表达了对困境中自我安慰和坚持的坚韧态度。这首诗词充满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胥门》

    芦苇萧萧生晚潮,伍员何地更吹箫。夕阳自逐寒鸦去,万片宫花共寂寥。

  •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罗襟湿未乾,又是凄凉雪。欲睡难成寐、音书绝。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寒衣弱不胜,有甚遥肠,望到春来时节。孤灯独照,字字吟成血。仅梅花知苦、香来接。离愁万种,提起心头切。比霜风更烈。瘦似枯枝,待何人与分说。

  • 《再赠寻贤相士二首》

    奸蔡邪丁两贵臣,目光不瞬漫精神。相师若有寻贤眼,莫看包羞禄位人。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五十五》

    徐州城上觅黄楼,四壁诗章读不休。更欲登台看戏马,州官攜酒共嬉游。

  • 《送提刑李学士移使东路》

    襟袖从前相向开,倡酬于此未多陪。身更宠辱谈弥胜,路别东西意自哀。隐几忘言终不近,白头青简两相催。孰知衰老难为别,声问应须续续来。

  • 《荼醾》

    一年春事到荼醾,香雪纷纷又扑衣。尽把檀心好看取,与留春住莫教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