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九日游华严寺二首》

堂闭厨荒藓壁颓,重寻陈迹故堪哀。
残僧远避游山屐,饥雀空窥施食台。
鬓换绝无黑丝出,樽空不见白衣来。
千林摇落秋容老,未有黄花一朵开。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这是一首宋代刘克庄的诗词《九日游华严寺二首》,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堂闭厨荒藓壁颓,
重寻陈迹故堪哀。
残僧远避游山屐,
饥雀空窥施食台。
鬓换绝无黑丝出,
樽空不见白衣来。
千林摇落秋容老,
未有黄花一朵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华严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凉、荒凉的景象。首先,堂宇关闭,厨房废弃,墙上长满了青苔,已经破败不堪。诗人感慨重寻过去的痕迹,心中充满了哀愁。

接着,诗中提到残存的僧侣远离寺庙,只身避开游山的履物,暗示着寺庙的荒凉和寂寞。饥饿的麻雀孤单地窥视着几乎空无一物的施食台,这景象更加凸显了华严寺的凋敝。

诗中还有鬓发已经换白,看不到一丝黑发的诗人自嘲自己已经年迈,而酒樽空空,没有人来与他共饮。最后两句描绘了千林摇落的秋景,寓意着岁月的流逝和寺庙的凋零,而黄花却没有一朵绽放,可见华严寺的凄凉荒芜。

这首诗以华严寺的荒凉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寺庙的破败、僧侣的离去、食物的匮乏以及自身的衰老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事物消亡的感慨。诗人以华严寺的凄凉形象,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事变迁的深深忧伤,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的主题。整首诗以简洁凄凉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岁月荏苒的痛感,给人以深思和反思。同时,通过寺庙的荒凉景象,也暗示了人间富贵荣华的虚幻和无常,展现了佛教中对于世俗的超越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