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九锁山十咏》

泠泠佩行空,湛湛镜无滓。
至洁漱岸骨,余润蒸石髓。
山上真人居,鼎灶长不毁。
犹闻洗药香,渐作落花水。
临流且勿赏,清音濯幽耳。

作者介绍

王易简(生卒年不详)字理得,号可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末登进士第,除瑞安主簿,不赴。入元,隐居不仕。易简笃于议论,多所著述,有《山中观史吟》。《乐府补题》有其咏物词四首,《绝妙好词》卷六载其词三首。

作品评述

《九锁山十咏》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易简。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泠泠佩行空,湛湛镜无滓。
译文:佩玉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飘荡在空中;明亮的镜子没有一丝污垢。

诗意:这两句描述了佩玉和镜子的纯洁和美好。泠泠佩行空,表达了佩玉清脆的声音,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湛湛镜无滓,形容了镜子的明亮透彻,没有任何瑕疵。整体上描绘了一种纯净无暇的美好景象。

至洁漱岸骨,余润蒸石髓。
译文:至洁的水润洗着岸边的骨骼,余温蒸腾着石头的髓质。

诗意:这两句描述了清澈的水流洗净了岸边的骨骼,岸边的石头散发出温暖的气息。通过水和岩石的描述,表现了自然界的纯洁和生机。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清新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

山上真人居,鼎灶长不毁。
译文:山上住着真人,鼎和灶永远不会被破坏。

诗意:这两句描绘了山上住着一位真人,他的鼎炉和灶台永远不会被破坏。这里的真人可能指的是修行者或者道家的仙人,他们居住在山中,象征着超越尘世的境界。鼎和灶象征着炼丹炉和炊事的火炉,通过不被毁灭的描述,表达了真人修行的高深和不朽的境界。

犹闻洗药香,渐作落花水。
译文:仍能闻到洗净的药香,渐渐变成落花的水。

诗意:这两句描述了药香的气味通过洗净流淌下来,逐渐变成了落花的水。这里药香可以理解为药物的精华,通过洗净的过程,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生命力。这种转化的过程暗示了一种生生不息的循环和变化。

临流且勿赏,清音濯幽耳。
译文:面对流水,暂时不要欣赏,清脆的声音洗净幽深的耳朵。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流水时的心境。他建议暂时不要欣赏流水的美景,而是专注于听那清脆的声音,让它洗净内心深处的杂念和尘埃。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态度,通过聆听自然的声音来洗涤内心。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描写清澈的水流、纯净的佩玉、明亮的镜子、山中的真人和洗净的药香,表达了清新和纯洁的美好。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纯洁和高尚境界的向往,同时也传递出一种修身养性、追求内心洁净的精神。整首诗以清新、纯净、洗涤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人类内心纯洁的期望。

  • 《鸡头》

    湖浪参差叠寒玉,水仙晓展钵盘绿。淡黄根老栗皱圆,染青刺短金罂熟。紫罗小囊光紧蹙,一掬真珠藏猬腹。丛丛引觜傍莲洲,满川恐作天鸡哭。

  • 《除夜》

    夜久谁同坐,炉寒鼎亦澄。乱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白发添新岁,清吟减旧朋。明朝待晴旭,池上看春冰。

  • 《赠晦公禅人》

    流阳为役者,相访叶纷纷。有句虽如我,无心未似君。构林青及竹,茆屋暖于云。何日相将去,千山麋鹿群。

  • 《雨夕焚香》

    芭蕉叶上雨催凉,蟋蟀声中夜渐长。燔十二经真太漫,与君共此一炉香。

  • 《齐天乐(簿厅壁灯)》

    红纷绿闹东风透,暖得枳花香也。雪柳捻金,玉梅铺粉,妆点春光无价。鳌蓬如画。簇万顷芙蕖,桂华相射。艳冶逢迎,香尘满路飘兰麝。人生行乐聊尔,况良辰美景,好天晴夜。茧帖争先,芋郎卜巧,细说成都旧话。传觞立马。看翠阵珠围,歌朋舞社。酒尽更阑,月在蒲萄架。时簿厅新作

  • 《云思》

    交柯叆苍寒,不碍青霄路。油然隐者心,一声孤鹤度。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