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庭天柱西,微迳罗荆棘。
驱车谷口亭,清气已迫人。
元销为我开,灵关岂无津。
棋枰俨遗局,乳盖垂空轮。
侧闻千载前,住此多隐沦。
冥翳不可识,抱朴终成真。
仙凡自有分,喧寂难并陈。
叹息取归路,吾犹湿嚣尘。
《九锁山十咏·栖真洞》是宋代吕同老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栖真洞
殊庭天柱西,
微径罗荆棘。
驱车谷口亭,
清气已迫人。
元销为我开,
灵关岂无津。
棋枰俨遗局,
乳盖垂空轮。
侧闻千载前,
住此多隐沦。
冥翳不可识,
抱朴终成真。
仙凡自有分,
喧寂难并陈。
叹息取归路,
吾犹湿嚣尘。
译文:
特殊的庭院在天柱的西方,
狭窄的小径上生长着荆棘。
驱车到达谷口的亭子,
清新的气息已经让人心旷神怡。
洞口因我而敞开,
灵关怎么可能没有津润之水。
棋局的棋子依然摆放着,
乳白色的盖子悬挂在空中。
侧听到千年前的故事,
在这里居住的人们多是隐遁沦落。
昏暗的阴影无法辨认,
坚守朴素最终能够实现真我。
仙人和凡人都有各自的命运,
繁嚣和寂静难以并存。
叹息着选择回归的路,
我仍然沾染着尘世的喧嚣。
诗意和赏析:
《九锁山十咏·栖真洞》描绘了一处名为“栖真洞”的景点,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真我和超越尘世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殊庭天柱西”描述了这个洞穴所在地的特殊和独特之处。而“微径罗荆棘”则以细小的径路和丛生的荆棘来象征着通向洞口的艰难和困难。驱车到达谷口的亭子,清新的气息已经让人心旷神怡,显示出洞穴所在的环境清幽宜人,使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接着,诗人描述了洞口敞开的场景,认为这里是一个灵性通达的地方,象征着洞口的津润之水。棋枰和乳盖则是象征着过去的遗迹,展示了历史长河中的人事沧桑与岁月流转。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羡慕,他们隐藏起来,追求内心的真实和朴素,超越尘世的喧嚣和纷扰。诗人认为冥翳无法辨认,只有坚守朴素的人才能最终实现真我。诗人同时也思考了仙人和凡人在命运上的差别,以及繁嚣和寂静的冲突。
最后,诗人叹息着选择回归的路,表现出他仍然被尘世的喧嚣所困扰,难以摆脱。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抒发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于追求真实自我的渴望,对于超越尘世的思考和对于安宁与宁静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隐喻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境界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于历史和时光的回顾,以及对于人事沧桑和命运的思考。整首诗意蕴含深邃,给人以思索和感悟的空间。
休心绝是非,灭意除人我。酒色气财无,生死轮回躲。祥光结宝花,玄露成珠颗。自是遇仙槎,便得携云朵。
白云在天不可呼,明月岂肯留庭隅。怪君西行八百里,清坐十日一事无。路人不识呼尚书,但见凛凛雄千夫。(君一马两仆率然相访,逆旅多呼尚书,意谓君都头也。)岂知入骨爱诗酒,醉倒正欲蛾眉扶。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君前有诗见寄云: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
清江向晚采莲稀,独倚兰膛久未归。目断可堪人不至,斜风细雨湿罗衣。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惜花急晨游,起坐旦未达。骑马去踏花,朝雨马蹄滑。落花委尘泥,花香在羅襪。猗兰觅余春,牡丹尺未发。游子何时归,使我幽愤豁。目断回雁书,遥遥楚天阔。
楚江南望见脩门,灵鼓声沈蕙捲樽。五日长蛟虚望祭,九关彫虎枉招魂。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贾谊扬生成感后,沈沙投阁两衔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