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惜日月,木落辄动心。
闲居念亲友,所愿闻足音。
风雨断官道,吾庐况幽深。
渺渺云水乡,萧萧芦荻林。
草茂豪鸣蛙,天阔无来禽。
四顾此何处,悠悠付孤斟。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久雨道怀》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久雨道怀
暮年惜日月,木落则动心。
闲居念亲友,所愿闻足音。
风雨断官道,吾庐况幽深。
渺渺云水乡,萧萧芦荻林。
草茂豪鸣蛙,天阔无来禽。
四顾此何处,悠悠付孤斟。
译文:
在晚年,我珍惜日月的流逝,每当树木凋零,我内心也感到动荡。
闲居之中,我思念亲友,希望能听到他们的消息。
风雨阻断了官道,我的住所更显得幽深。
眼前是一片辽阔的云水之乡,周围是一片草茂密的芦荻林。
草地上茂盛的青草中,豪迈的蛙儿在高声鸣叫,天空广阔却没有飞来的禽鸟。
四处望去,我孤独地品味着这一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晚年的心境和思考。他在诗中感叹时光的流逝,暗示自己已经进入了晚年阶段,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惋惜。当树木凋零时,他的内心也随之动荡,暗示着他对自己衰老的感受。
在闲居之中,陆游思念亲友,希望能听到他们的消息。这表达了他对亲情和友情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在晚年时对亲友关系的重视。
诗中的风雨断官道和幽深的庐居,描绘了陆游的隐居生活。他的住所被风雨所阻,更显得幽深,这也暗示了他的孤独和离群之感。
接下来,陆游描述了周围的景物。他所处的地方是一片渺渺的云水之乡,四周是茂盛的芦荻林。草地上的青草茂盛,蛙儿高声鸣叫,天空广阔却没有飞来的禽鸟。这些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与陆游内心的孤独相呼应。
最后,陆游四处望去,感叹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他将自己的心境比作悠悠的酒,独自品味着这一切。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陆游晚年时的孤独、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富春真古邑,此寺亦唐余。鹤老依乔木,龙归护赐书。连筒春水远,出谷晚钟疏。欲继江潮韵,何人为起予。
阴晴荏苒风吹霜,山北山南稻正黄。照涧芙蓉何绰约,掠云鸿鹄向微茫。心同秋水与天远,夜折岩花和月香。岭海青红俱在目,先随夕阳入诗肠。
独直南宫午独吟,祥云淡淡竹阴阴。小风慢落鹅黄雪,看到槐花一寸深。
礼仪今太叔,史学昔公羊。四十人间世,千秋地下郎。空庭余败草,老树耿斜阳。俯仰成陈迹,经过只自伤。
登门四十九年多,细读公书百遍过。今岁摘抄靖州作,遁翁堪配不传轲。
父了才名压二放,儒官咫尺近家山。官间人羡清华选,诗好天开笑粲颜。雌甲一生甘守拙,雄飞千里莫渠攀。骨凡自分仙难做,懒去从人学九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