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盼重阳在眼前,客中岁月浪进迁。
云飞千里家何处,雁过一声秋满天,节近最关萱草梦,囊空犹欠菊花钱。
瞑心九日山头路,虽不登高亦惘然。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九月八日寄懒窠》是宋代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转盼重阳在眼前,
客中岁月浪进迁。
云飞千里家何处,
雁过一声秋满天。
节近最关萱草梦,
囊空犹欠菊花钱。
瞑心九日山头路,
虽不登高亦惘然。
诗意和赏析:
《九月八日寄懒窠》这首诗词以胡仲弓独特的诗情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思念之情。诗人转眼之间,重阳节已经临近,他期待着这个节日的到来,希望能够在眼前见到这个重要的节日。
诗人身处客中,岁月如浪潮般不断流逝,他感叹时间的飞逝。他思念着远方的家园,不知云彩飘荡千里后,家在何方。秋天的天空中,雁儿凭一声鸣叫,秋意已满天空,这也使得诗人更加思念家乡。
重阳节即将到来,而诗人却身无长物,连菊花钱都欠缺。他意指囊中空空,无法购买菊花以迎接节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对节日的渴望。
诗人在第四句中提到了“瞑心九日山头路”,这是指诗人九月九日登上山头,沉思默念。虽然他没有真正攀登高峰,但他依然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
整首诗以诗人对重阳节的期盼和思念为主题,表现了他身处异乡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囊中空空的无奈。这首诗运用了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让读者在静静品味之中感受到了诗人的心境。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