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土暖,九月见梅花。
远客思边草,孤根暗碛沙。
何曾逢寄驿,空自听吹笳。
今日樽前胜,其如秋鬓华。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九月见梅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南的风土已经温暖,九月时节我看到了梅花。远离家乡的旅客思念边疆的草原,像是一株孤独的根深藏在荒芜的沙漠中。从未得到家书的问候,只能自己倾听着远处吹来的号角声。今天在欢饮之时,与秋天中苍老的发鬓相比,我觉得自己更加年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九月时节江南的景色以及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梅花是冬季的花朵,而九月时节江南已经暖和,因此看到梅花显得格外特别。诗中的远客思念边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孤根暗碛沙则比喻作者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诗的结尾,作者通过对秋鬓华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江南的风景和作者的心情。作者利用对比手法,将江南的温暖与梅花的芬芳相对照,突出了梅花的珍贵和独特。通过描述远客思念家乡和自身在异地的孤独,诗中透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感慨。最后一句以秋鬓华的形象来表达时光的流逝和自己年华的凋零,但作者并未沉浸在消极情绪中,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使整首诗词呈现出一种淡然的意境。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情思念的抒发,展示了梅尧臣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年龄变化的觉察,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洞察力。整体上,这首诗词在感情和意境上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才情和情感世界。
为惭食肉主恩深,日晏蟠蜿卧锦衾。且学志人知白黑,那将好爵动吾心。
吾闻何月卿,逸气欲倾泻。词源浩班扬,诗律薄风雅。想初读书眼,坐阅灯几炧。土生贵适性,安得计用舍。青鞋踏九疑,丝絇远金马。飘然潇湘游,采芷动盈把。吁嗟既忧患,犹得营万瓦。我无茅一庐,劫劫思里社。
真个先生爱睡。睡里百般滋味。转面又翻身,随意十方游戏。游戏。游戏。到了元无一事。
四曲渔人寿烛明,明在水云连处生。倚天若木朝朝艳,照海金波夜夜清。
雨余山色媚晴晖,无呈孤云自在飞。坐到黄昏尤不恶,载将明月满船归。
醉帽不轻飞,秋菊有佳色。自惭群座中,主人犹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