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踵我门,喜我得男孙。
得男人所喜,为男岂不尊。
桑弧蓬矢射天地,堕地已作四方志。
世上纷纷空白头,直须了却男儿事。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九月朔示二小侄孙》是宋代诗人钱时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客踵我门,喜我得男孙。
得男人所喜,为男岂不尊。
桑弧蓬矢射天地,堕地已作四方志。
世上纷纷空白头,直须了却男儿事。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得到男孙的喜悦和对于男子身份的崇尚。作者以喜迎客人的形式,宣告自己迎接了一个男孙的降生。男子在社会中享有尊贵地位,因此作者认为得到男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接着,作者运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男子成长的重要性和责任。
赏析:
这首诗以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心情和思考。作者以客人来访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得到男孙的喜悦之情,显示出对家族延续的重视。通过提到"桑弧蓬矢射天地"和"堕地已作四方志"的意象,作者暗示了男子成长为人的责任和担当。这些意象象征着男子应当以勇敢、坚定的态度去面对天地万物,同时也要有志向和目标,为四方社会做出贡献。最后两句"世上纷纷空白头,直须了却男儿事"表达了作者对于成年男子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担负起男子的责任,不负时代和家族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男孙的喜悦和对于男子身份的崇尚,同时通过意象的运用传递了男子成长的重要性和责任。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社会中对于男子身份的重视和期望,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价值观和情感。
波眼沄沄浪复轻,稍苏羁束过清明。倩人觅路先寻酒,久客怀乡始见饧。松下紫芽肥野菜,竹间青叶带山樱。自从一别齐安后,直到今朝始听莺。
闻说芳亭著意浓,留连美景一壶中。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笋迸玉簪穿落日,柳拖金线击东风。时人尽道春归去,疑是桃源路忽通。
掌上恩移玉帐空,香珠满眼泣春风。飘零怨柳凋眉翠,狼藉愁桃坠脸红。凤辇只应三殿北,鸾声不向五湖中。笙歌处处回天眷,独自无情长信宫。
相送临汉水,怆然望故关。江芜连梦泽,楚雪入商山。语我他年旧,看君此日还。因将自悲泪,一洒别离间。
青山咫尺不容看,岂是山灵意有难。定自知侬坐诗瘦,故令空雾作漫漫。
萧条安化驿,倦客思悠哉。积水连天阔,青山送客来。疏篱风卷叶,败屋雨生苔。寄语淮阳旧,人今放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