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旦,泽国始闻雁。
雝雝三两声,云关更凄断。
宿豫旱且蝗,岂汝无稻粱。
穷漠三万里,还复思故乡。
雁来过期已一月,汝来之迟果何说。
雁对以臆不能言,来时胡儿将寇边。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九月一日闻雁》是宋代岳珂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九月初听到雁声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今年九月初,泽国才听到雁声。雁儿阵阵叫,云层逐渐凄凉而破碎。暴雨连连,干旱和蝗灾,你们难道没有稻谷和粮食吗?孤寂无人的三万里边疆,依然思念着故乡。雁儿到来已经过了一个月,你们的到来实在太晚了,该说些什么呢?雁儿想表达的无法言说,你们到来时却带着胡人的侵扰。
这首诗词在描绘九月初听到雁声的同时,通过雁与人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雁声萧瑟凄凉,给人一种孤寂、远离家乡的感觉,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诗中提到的故乡的繁华与安宁。诗人以雁与故乡作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
此外,诗中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边疆困境。诗中提到的干旱和蝗灾,以及胡人的侵扰,都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所面临的困境和风险。诗人的思乡之情与边疆的荒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痛楚和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雁声、对比雁与人的命运以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传达出对家园和亲人的眷恋,以及对时代动荡和边疆困境的思考与反思。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阴阳爻象此为宗,杀活机头看变通。玉女退身功后位,木人引步异中同。一尘不受能虚廓,万像无遗却混融。借得因缘成现用,玲珑八面尽家风。
太上务为德,后来纷立言。谁非托邹鲁,甯复得羲轩。吾爱黄叔度,人称李仲元。典弄如可作,庶用约文烦。
谁凿云根清气泄,混混源泉流不竭。味极太古比龙涎,饮之令人骨清彻。父老为云有葛仙,丹成此地经多年。寂寞烟霞洞云静,惟留斯迹令人传。
结褵独记少年时,转眼今看白发齐。老去真成鹿门侣,醉来曾笑太常妻。棋裁纸局闲频画,艇泛鱼波晚共携。却怪灯前询割肉,不知名姓隔金闺。
小院蚕眠春欲老。新巢燕乳花如扫。幽梦锦城西。海棠如旧时。当年真草草。一棹还吴草。题罢惜春诗。镜中添鬓丝。